2022贵州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发布:2022-12-24 15:01:21 新高考网

贵州大学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贵州大学今年(2022年)在湖北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2022贵州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贵州大学在湖北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贵州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贵州大学2022年在湖北录取分数线为:

1、历史类:2022年贵州大学在湖北(本科)录取最低分570分,最低位次4413;

2、物理类:2022年贵州大学在湖北(本科)录取最低分570分,最低位次19208;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历史类本科570 / 4413435
2022物理类本科570 / 19208409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贵州大学在湖北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贵州大学2022年在湖北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历史类(2022湖北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湖北)学费
财政学类 (财政学、金融学)34920
法学 34920
英语 (外语语种不限)34920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34920
旅游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本专业仅招收填报有明确专业志愿的考生,且考生入校后不得申请转专业考生高考语种为英语,且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生源省高考英语科目满分成绩的50%)224000
文化产业管理 34920
政治学类 (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3492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物理类(2022湖北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湖北)学费
财政学类 (财政学、金融学)34920
法学 24920
英语 (外语语种不限)3492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5040
工业设计 35040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45040
电子信息类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55040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5040
工程管理 44920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34920
旅游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本专业仅招收填报有明确专业志愿的考生,且考生入校后不得申请转专业。考生高考语种为英语,且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生源省高考英语科目满分成绩的50%)22400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中外合作办学)(本专业仅招收填报有明确专业志愿的考生,且考生入校后不得申请转专业。考生高考外语语种为英语,且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生源省高考英语科目满分成绩的50%)66000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45040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45040
化学类 (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35040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35040
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45040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35040
土木类 (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55040
化工与制药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35040
地质类 (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35040
环境工程 35040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中外合作办学)560000
环境科学 (中外合作办学)460000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45040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酿酒工程)55040
政治学类 (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34920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3492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贵州大学简介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2004年12月,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5年9月,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2012年9月,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2016年4月,成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11月,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2018年2月,成为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19年1月,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21年1月,获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国家级领军人才16人、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青年人才28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9人、贵州省核心专家22人、贵州省省管专家63人。通过一流学科特设聘用岗位人员196人,杰出人才3人、卓越人才4人、青年英才10人、一流学科特区人才178人、“溪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此外,有连续7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1人;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3人。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与43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195所院校、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院校,先后在冈比亚大学设立孔子学院、美国普莱斯比学院设立汉语教学中心,分别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高校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此外,学校在SEAMEO(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AUN(东盟大学联盟)、EPU(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等国际组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以来,学校连续14年主、承、协办了“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