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安徽大学在江苏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更新:2022-12-18 11:02:14 新高考网

安徽大学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安徽大学今年(2022年)在江苏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安徽大学在江苏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2022安徽大学在江苏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一:2022安徽大学在江苏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安徽大学2022年在江苏录取分数线为:

1、历史类:2022年安徽大学在江苏(本科)录取最低分567分,最低位次6073;

2、物理类:2022年安徽大学在江苏(本科)录取最低分583分,最低位次24972;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历史类本科567 / 6073471
2022物理类本科583 / 24972429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安徽大学在江苏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安徽大学2022年在江苏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历史类(2022江苏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江苏)学费
中国语言文学类 (龙河校区)45000
历史学类 (龙河校区)45000
新闻传播学类 (磬苑校区)55000
经济学 250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35000
工商管理类 55000
德语 25000
法学类 35500
行政管理 350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物理类(2022江苏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江苏)学费
金融数学 25000
数学类 25400
统计学 (蜀山校区)25400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35400
生物工程类 35400
电子信息工程 26480
自动化 35400
机械类 25400
计算机类 (龙河校区)35400
机器人工程 (蜀山校区)35400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蜀山校区)46480
经济学 (蜀山校区)25000
工商管理类 (蜀山校区)25000
英语 (只招英语考生)(蜀山校区)255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648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蜀山校区)25400
应用物理学 (中外合作办学)(龙河校区)(该校要求报考该专业外语成绩不低于115分)1050000
应用统计学 (中外合作办学)(龙河校区)(该校要求报考该专业外语成绩不低于115分)950000
数字媒体技术 (中外合作办学)(龙河校区)(该校要求报考该专业外语成绩不低于115分)9500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安徽大学简介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是世界“双一流”和国家“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型大学。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构建文理交融、理工互通、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富于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建有保障一流人才培养的办学条件体系,四区一园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81亿余元,馆藏纸质图书380万余册;拥有本硕博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体系,28个学院,87个在招本科专业(其中38个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并列全国地方高校赛道第1位),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以及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1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个国家级和2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实验教学(实训)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承建全国首个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成功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特色教育基地);现有本科生25303人、博硕士研究生10509人;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平均保持在35%以上,本科生与研究生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2200余项,位列全国“双一流”高校第63位,毕业校友获得“国家杰青”数位居全国高校第29位。

学校坚持以贡献求发展,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校与安徽省16个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合作协议,与合肥市共建绿色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三创学院,与5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600多家企业保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大学智库指数排名进入前50名,已成为研究与解决安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之一;创新发展研究院连续入选“高校智库百强”,连续9年编撰《安徽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产品;围绕三农问题、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研究报告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人肯定性批示77次(国家领导人批示17次);学校深化科教、产教、校地、军民“四个融合”,广汇人才培养资源,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学术共同体”,合作开设“物质科学英才班”等5个英才班;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长鑫存储、科大讯飞、江淮汽车等共建校企互嵌式创新平台、研发机构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互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新工科”改革发展,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建互联网学院;与兵器工业集团214所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