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更新:2024-09-13 11:21:11 新高考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那2024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公布整理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各专业2023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4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202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一:2024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参考2023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本一A)2023年在吉林省理科最低录取分为485分,录取位次15806。其中应用气象学540分,电子信息类539分,信息工程537分,

附:2023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各专业在吉林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专业批次/科目最低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类一批A(理科)54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一批A(理科)54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信息类一批A(理科)53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一批A(理科)53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一批A(理科)53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统计学一批A(理科)53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安全工程一批A(理科)53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类一批A(理科)53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化学一批A(理科)53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类一批A(理科)53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一批A(理科)53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化学一批A(理科)53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材料物理一批A(理科)53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一批B(理科)51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数学与应用数学一批A(理科)50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国际经济与贸易一批A(理科)485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录取分数线2023(在其他省市)(2024参考)

以下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学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2078)理科5693041048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78)理科5892016848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2078)文科556598649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78)文科5634873495
北京(本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02)(3221)((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综合类5961107144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01)(3221)综合类6108522448
重庆(本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216)((公办)(办学地点校本部))物理类58011199406
福建(本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组999)(2957)((南京市)(公办))历史类576323945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组999)(2958)((中外合作)(南京市)(公办))物理类5761895743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组999)(2957)((南京市)(公办))物理类59512803431
甘肃(本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801)((南京市))理科518937843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801)((南京市))文科5322321488
广东(本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组202)(10300)历史类5581258343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组205)(10300)物理类5725026743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组203)(10300)物理类59034669439
广西(本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0300)((理105文25)(学校所在地江苏省南京市。))理科5491612247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0300)((理105文25)(学校所在地江苏省南京市。))文科5419181528
贵州(本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1622)((中外合作办学)(江苏南京))理科4714427645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622)((江苏南京))理科5351690945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定向)(1622)((定向)(江苏南京))理科594486745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1622)((中外合作办学)(江苏南京))文科553849154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622)((江苏南京))文科5656276545
海南(本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01)(078001)综合类6663519483
河北(本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325)([公办])历史类58643334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325)([公办])物理类57827571439
河南(本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较高收费)(1860)((住宿费分为800元/年/生、1200元/年/生、1500元/年/生三种。))理科5734410651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860)((住宿费分为800元/年/生、1200元/年/生、1500元/年/生三种。))理科5932658751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860)((住宿费分为800元/年/生、1200元/年/生、1500元/年/生三种。))文科5975216547
黑龙江(本一A)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221)((南京市))理科5468185408
黑龙江(本一B)南京信息工程大学(B)(1221)((南京市)(该校以下专业可在国内学习四年也可第四年赴英国雷丁大学学习学费按英国标准收取。))理科4133707640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B)(定向)(1166)((南京市))理科5468185408
湖北(本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03组)(F87503)((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5773063342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02组)(F87502)物理类5932252742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01组)(F87501)物理类6041755742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04组)(F87504)物理类60815891424
湖南(本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101组)(3212-101)((江苏南京))历史类564534942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305组)(3212-305)((国家专项))物理类5583642241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304组)(3212-304)((国家专项))物理类5603516641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203组)(3212-203)((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江苏南京))物理类5752662041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102组)(3212-102)((江苏南京))物理类59716325415
江西(本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专项)(4491)((国家专项计划)(校址江苏省南京市))理科5244857851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320)((校址江苏省南京市))理科5871342451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320)((校址江苏省南京市))文科5704866533
吉林(本一A)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32K3)((南京市10300))理科4851580646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215)((南京市10300))理科5318653463
吉林(本一B)南京信息工程大学(B)(3215)((南京市10300))理科51211326463
辽宁(本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0300)((江苏公办))历史类536654840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0300)((江苏公办))物理类57118728360
内蒙古(本一A)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57)理科5081227143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57)文科4884799468
内蒙古(本一B)南京信息工程大学(B)(357)理科51311404434
宁夏(本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226)((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理科493314739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226)((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文科5211496488
青海(本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087)((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理科363107593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民族预科班)(3087)((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民族预科班))理科41748933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定向)(3087)((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理科46224273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民族预科班)(3087)((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民族预科班)文科4701266406
山东(1段)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A300)((江苏公办))综合类5685094644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A300)((江苏公办))综合类58039433443
山西(本一A)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513)((南京))理科5641173548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513)((南京))文科5302732490
陕西(本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015)((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理科5601264244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015)((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文科5364935489
上海(本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03)(43803)((可在国内学习四年也可第四年赴合作院校学习学费按合作院校标准收取。办学点校本部))综合类5191492540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02)(43802)((可在国内学习四年也可第四年赴合作院校学习学费按合作院校标准收取。办学点校本部))综合类5211441640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01)(43801)((办学点校本部))综合类5429418405
四川(本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3813)((地址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理科579344365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定向)(3880)((地址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理科589281165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213)((地址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理科596242755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213)((地址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文科5636737527
天津(本科A)南京信息工程大学(4组)(08714)综合类5941383747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组)(08712)综合类6031194947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组)(08713)综合类6051154547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组)(08711)综合类6198656472
新疆(本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236)((江苏省南京市))理科500534039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236)((江苏省南京市))文科4962037458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236)((江苏省南京市))理科387305539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236)((江苏省南京市))文科447799458
云南(本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3236)((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理科5442019148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214)(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理科5711181348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定向专业)(32G1)((定向专业)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理科599590348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214)((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文科5783443530
浙江(1段)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267)((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本科)综合类61835728488

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服务于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学校坚持科教融合理念,教学科研资源丰富。大气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是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为全国首批唯一入选省属高校。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是首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实践教学平台。学校大气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物理、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22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值天气预报》《大气物理学》《环境科学概论》《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等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天气学分析基础》《GIS气象应用》《高频电子线路》《社区服务创新实践》《统计学》《红色经典与信仰史话》等14门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一批国家精品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建有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数字取证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省科技创新智库基地、江苏省地理大数据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协同精密导航定位与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气象能源利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省重点培育智库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省军民融合创新平台等3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建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和“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其中“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现有《大气科学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阅江学刊》三份学术期刊,其中《大气科学学报》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CSCD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阅江学刊》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43万余册,数据库总量近60种,中外电子图书199万余种,电子期刊226万余册,年订阅纸质中外期刊1013种,是国内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高校图书馆。

学校积极推动海内外合作共建,着力汇聚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与全国各省市区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大气所、海洋所、遥感所、自动化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中心,中船重工724所、716所,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社科院等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惠普企业服务集团(DXC)、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全面深化合作,与航天宏图、墨迹天气、象辑知源、中科三清、华风、中国电科院、太极计算机、旗云中天、富景天策、新华三、奇安信、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联合成立校企研究院。建有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和安徽天长等校地联合研究院和研究生院。与江北新区签署校地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中国气象谷,30多家企业签约进驻,开启“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建设新征程。与天长市签署战略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已正式启用,谱写学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