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4(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更新:2024-07-26 17:52:19 新高考网

广州中医药大学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那202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广州中医药大学官网公布整理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各专业2023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4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广州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4(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一:202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参考2023年)

1、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2023年在广东省历史类最低录取分为520分,录取位次27967。其中中医学612分,中医学609分,中医学592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中医学专业,最低为642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历史类专业。

2、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2023年在广东省物理类最低录取分为539分,录取位次87647。其中中医学614分,中医学611分,中医学590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中医学专业,最低为641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物理类专业。

附:2023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各专业在广东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专业批次/科目最低分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历史类)642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历史类)612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历史类)609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历史类)592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批(历史类)590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本科批(历史类)586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本科批(历史类)585
广州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本科批(历史类)548
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批(历史类)540
广州中医药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批(历史类)540
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本科批(历史类)542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历史类)550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批(历史类)543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本科批(历史类)548
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本科批(历史类)520
广州中医药大学助产学本科批(历史类)541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物理类)641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物理类)614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物理类)611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物理类)590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批(物理类)588
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本科批(物理类)589
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本科批(物理类)588
广州中医药大学眼视光学本科批(物理类)563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本科批(物理类)581
广州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本科批(物理类)554
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批(物理类)560
广州中医药大学生物技术本科批(物理类)578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本科批(物理类)579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类本科批(物理类)554
广州中医药大学药学类本科批(物理类)558
广州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本科批(物理类)555
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批(物理类)551
广州中医药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批(物理类)551
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工程本科批(物理类)554
广州中医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批(物理类)561
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本科批(物理类)551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物理类)573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批(物理类)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本科批(物理类)569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类本科批(物理类)550
广州中医药大学药学类本科批(物理类)549
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本科批(物理类)539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本科批(物理类)583
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学本科批(物理类)562
广州中医药大学助产学本科批(物理类)551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广州中医药大学录取分数线2023(在其他省市)(2024参考)

以下为广州中医药大学2023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学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一)广州中医药大学(1416)理科48993588482
广州中医药大学(1416)文科5487545495
北京(本科)广州中医药大学(02)(4414)综合类56816600448
广州中医药大学(03)(4414)综合类58014186448
广州中医药大学(01)(4414)综合类59411476448
重庆(本科)广州中医药大学(4406)((公办)(办学地点校本部))历史类5504014407
广州中医药大学(4406)((公办)(办学地点校本部))物理类52629103406
福建(本科)广州中医药大学(专业组999)(2536)((广州市)(公办))历史类5584914453
广州中医药大学(专业组506)(2536)((广州市)(公办))历史类5981759453
广州中医药大学(专业组999)(2536)((广州市)(公办))物理类54133456431
广州中医药大学(专业组500)(2536)((广州市)(公办))物理类56423444431
广州中医药大学(专业组506)(2536)((广州市)(公办))物理类58515929431
广西(本一)广州中医药大学(10572)((理18文6)(学校所在地广东省广州市。))理科54318008475
广州中医药大学(10572)((理18文6)(学校所在地广东省广州市。))文科5733892528
贵州(本一)广州中医药大学(0697)((广东广州))理科47045296459
广州中医药大学(0697)((广东广州))文科6041866545
海南(本科)广州中医药大学(01)(196701)综合类6159014483
广州中医药大学(03)(196703)综合类6386066483
广州中医药大学(02)(196702)综合类6425623483
广州中医药大学(04)(196704)综合类6455332483
广州中医药大学(05)(196705)综合类6951853483
河北(本科)广州中医药大学(0541)([公办])历史类5746113430
广州中医药大学(0541)([公办])物理类56238600439
河南(本一)广州中医药大学(1975)((制药类、药学类、生物科学类、医学类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心理学、体育教育专业不招色盲色弱考生。外语教学为英语。))理科58433845514
广州中医药大学(1975)((制药类、药学类、生物科学类、医学类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心理学、体育教育专业不招色盲色弱考生。外语教学为英语。))文科6014492547
黑龙江(本一A)广州中医药大学(1263)((广州市))理科48717830408
广州中医药大学(1263)((广州市))文科4922389430
湖北(本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01组)(H77201)历史类5666082426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02组)(H77202)历史类5666082426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03组)(H77203)历史类5843658426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05组)(H77205)物理类57332794424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04组)(H77204)物理类58227991424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06组)(H77206)物理类58725378424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08组)(H77208)物理类60019328424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07组)(H77207)物理类62310403424
湖南(本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102组)(4412-102)历史类5379829428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101组)(4412-101)历史类5507483428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103组)(4412-103)历史类5773775428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104组)(4412-104)历史类6021634428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107组)(4412-107)物理类56035166415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106组)(4412-106)物理类57029342415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108组)(4412-108)物理类57725516415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110组)(4412-110)物理类59019299415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109组)(4412-109)物理类6227721415
江西(本一)广州中医药大学(1665)((校址广东省广州市)(以下专业不招色盲、色弱考生))理科56323952518
广州中医药大学(1665)((校址广东省广州市))文科5734357533
吉林(本一A)广州中医药大学(4409)((广州市10572))理科47517591463
广州中医药大学(4409)((广州市10572))文科4923519485
江苏(本科)广州中医药大学(01专业组)(542001)(报考该专业组有色觉要求具体请查阅院校招生章程)历史类5798811474
广州中医药大学(02专业组)(542002)(以下各专业均在校本部学习报考该专业组有色觉要求详询院校)物理类58643656448
广州中医药大学(03专业组)(542003)(以下各专业均在校本部学习报考该专业组有色觉要求详询院校)物理类60131865448
广州中医药大学(04专业组)(542004)(报考该专业组有色觉要求具体请查阅院校招生章程)物理类62914096448
辽宁(本科)广州中医药大学(0572)((广东公办))历史类625490404
广州中医药大学(0572)((广东公办))物理类52733231360
内蒙古(本一A)广州中医药大学(796)理科47019942434
广州中医药大学(796)文科5391502468
宁夏(本一)广州中医药大学(4420)((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不招色盲色弱。))理科40113249397
青海(本一)广州中医药大学(4403)((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理科35511942330
山东(1段)广州中医药大学(A572)((广东公办))综合类56752206443
山西(本一A)广州中医药大学(2356)((广州))理科5739627480
广州中医药大学(2356)((广州))文科5571141490
山西(本一B)广州中医药大学(B)(2356)((广州))理科50929887480
广州中医药大学(B)(2356)((广州))文科5015837490
陕西(本一)广州中医药大学(6009)((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理科54316852443
广州中医药大学(6009)((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文科5582799489
上海(本科)广州中医药大学(02)(77502)((无色盲、色弱。办学点校本部)公办)综合类51316423405
广州中医药大学(01)(77501)((无色盲、色弱。办学点校本部)公办)综合类53610808405
四川(本一)广州中医药大学(4408)((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58033793520
广州中医药大学(4408)((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文科5724788527
天津(本科A)广州中医药大学(5组)(03505)((广东))综合类57917249472
广州中医药大学(3组)(03503)((广东))综合类59114521472
广州中医药大学(4组)(03504)((广东))综合类59214305472
广州中医药大学(2组)(03502)((广东))综合类6198656472
广州中医药大学(1组)(03501)((广东))综合类6218264472
新疆(本一)广州中医药大学(1434)((广东省广州市))理科5094696396
广州中医药大学(1434)((广东省广州市))文科5091561458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广州中医药大学(1434)((广东省广州市))理科3793564396
云南(本一)广州中医药大学(4405)(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理科52229122485
广州中医药大学(4405)((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不招色盲、色弱))文科5882364530
浙江(1段)广州中医药大学(4423)((双一流建设高校)(广州))(本科)综合类60646310488

附:广州中医药大学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学基础为创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原直属国家卫生部,2000年转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晋级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成为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单位。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博学、精诚济世“的校训和“崇德远志、和衷有容、汲古求新、笃学精业”的大学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承担“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重经典、强临床”是学校本科教学最鲜明的特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规模和培养质量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学校人才辈出,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良教授等一批杰出校友,校友遍布世界各地。

学校科研工作特色明显,优势突出。“脾虚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获得199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获得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其标志性成果“脾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传承与创新”于2016年入选《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获得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学校作为主要成员单位参加了国家“523”防治疟疾项目,在临床上证实了青蒿素抗疟功效,为青蒿素的发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李国桥教授团队系列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许能贵教授团队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创新与临床应用”项目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学校重点打造国际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所、华南针灸研究中心、创新中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中心、岭南医学研究中心、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科技创新中心(三元里校区)等重点平台,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