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矿业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更新:2024-09-13 11:19:11 新高考网

中国矿业大学2024年招生计划已经发布:招生计划包含各专业的招生目录、招生人数等,那2024年中国矿业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预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官网公布整理的:中国矿业大学各专业2023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来预测指导2024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2024中国矿业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一:2024年中国矿业大学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参考2023年)

1、中国矿业大学(中外合作)(本一A)2023年在吉林省理科最低录取分为474分,录取位次17780。其中计算机类550分,电子信息类549分,人工智能541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最低为563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理科专业。

2、中国矿业大学(本一A)2023年在吉林省文科最低录取分为504分,录取位次2676。其中英语509分,公共管理类505分,土地资源管理504分,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低为522分,也是本校报考最热门的文科专业。

附:2023年中国矿业大学各专业在吉林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一览表

院校专业批次/科目最低分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一批A(理科)563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计算机类一批A(理科)550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电子信息类一批A(理科)549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人工智能一批A(理科)541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能源动力类一批A(理科)537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物理学类一批A(理科)530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一批A(理科)528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机械类一批A(理科)526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数学类一批A(理科)526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遥感科学与技术一批A(理科)525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工程力学一批A(理科)525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金融学一批A(理科)523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汉语言文学一批A(文科)522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矿业类一批A(理科)518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化工与制药类一批A(理科)516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地球物理学一批A(理科)513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批A(理科)513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测绘类一批A(理科)513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英语一批A(文科)509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地质类一批A(理科)508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一批A(理科)507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土木类一批A(理科)506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电子商务一批A(理科)506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公共管理类一批A(文科)505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土地资源管理一批A(文科)504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中外合作)土木工程一批A(理科)475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中外合作)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一批A(理科)474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中国矿业大学录取分数线2023(在其他省市)(2024参考)

以下为中国矿业大学2023年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由于篇幅有限,只列出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详细的各专业在各省的招生录取分数线,请登录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查询。

省份学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一)中国矿业大学(中外合作)(2952)理科54843497482
中国矿业大学(2952)理科59816390482
中国矿业大学(2952)文科5723652495
北京(本科)中国矿业大学(03)(3212)((徐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综合类57714769448
中国矿业大学(01)(3212)((徐州))综合类58213798448
中国矿业大学(02)(3212)((徐州))综合类58712792448
重庆(本科)中国矿业大学(3207)((公办)(办学地点中国矿业大学))历史类5533722407
中国矿业大学(3207)((公办)(办学地点中国矿业大学))物理类52629103406
福建(本科)中国矿业大学(专业组999)(3493)((徐州市)(公办))历史类5872450453
中国矿业大学(专业组999)(3494)(中外合作(徐州市)(公办))物理类55825898431
中国矿业大学(专业组999)(3493)((徐州市)(公办))物理类60210895431
甘肃(本一)中国矿业大学(中外合作)(5059)((徐州市))理科48516751433
中国矿业大学(1793)((徐州市))理科5169728433
中国矿业大学(1793)((徐州市))文科5401815488
广东(本科)中国矿业大学(专业组201)(10290)历史类5767611433
中国矿业大学(专业组205)(10290)物理类57646885439
中国矿业大学(专业组206)(10290)物理类58241360439
中国矿业大学(专业组202)(10290)物理类60026523439
中国矿业大学(专业组203)(10290)物理类60026943439
广西(本一)中国矿业大学(10290)((理66文4)(学校所在地江苏省徐州市。))理科55414698475
中国矿业大学(10290)((理66文4)(学校所在地江苏省徐州市。))文科5941868528
贵州(本一)中国矿业大学(中外合作Ⅱ)(2819)((中外合作办学Ⅱ)(江苏徐州))理科50427674459
中国矿业大学(中外合作)(2819)((中外合作办学Ⅰ)(江苏徐州))理科53516776459
中国矿业大学(2819)((江苏徐州))理科56110196459
中国矿业大学(2819)((江苏徐州))文科5992182545
海南(本科)中国矿业大学(80)(077280)综合类6366281483
中国矿业大学(04)(077204)综合类6603977483
中国矿业大学(02)(077202)综合类6643665483
中国矿业大学(03)(077203)综合类6723112483
河北(本科)中国矿业大学(2291)([公办])历史类5795325430
中国矿业大学(2291)([公办])物理类58225093439
河南(本一)中国矿业大学(较高收费)(1350)理科57344106514
中国矿业大学(1350)理科59624444514
中国矿业大学(1350)文科6014492547
黑龙江(本一A)中国矿业大学(中外合作)(1160)((徐州市))理科44228507408
中国矿业大学(1070)((徐州市))理科51412917408
中国矿业大学(1070)((徐州市))文科5121504430
湖北(本科)中国矿业大学(第02组)(A11502)((国家专项计划))历史类5784334426
中国矿业大学(第01组)(A11501)历史类5794236426
中国矿业大学(第08组)(A11508)((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59023984424
中国矿业大学(第06组)(A11506)((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59123490424
中国矿业大学(第04组)(A11504)物理类59123490424
中国矿业大学(第05组)(A11505)物理类59123490424
中国矿业大学(第10组)(A11510)((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60118891424
中国矿业大学(第07组)(A11507)物理类60318018424
中国矿业大学(第03组)(A11503)物理类60815891424
中国矿业大学(第09组)(A11509)物理类60815891424
湖南(本科)中国矿业大学(第102组)(3203-102)((江苏徐州))历史类5714475428
中国矿业大学(第308组)(3203-308)((国家专项))物理类57427123415
中国矿业大学(第309组)(3203-309)((国家专项))物理类57526620415
中国矿业大学(第203组)(3203-203)((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江苏徐州))物理类58023964415
中国矿业大学(第205组)(3203-205)((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江苏徐州))物理类58919725415
中国矿业大学(第104组)(3203-104)((江苏徐州))物理类59616787415
中国矿业大学(第106组)(3203-106)((江苏徐州))物理类59716325415
江西(本一)中国矿业大学(国家专项)(4484)(((国家专项计划))(校址江苏省徐州市))理科52448848518
中国矿业大学(中外合作)(4763)((校址江苏省徐州市))理科56423373518
中国矿业大学(1313)((校址江苏省徐州市))理科59311244518
中国矿业大学(1313)((校址江苏省徐州市))文科5892381533
吉林(本一A)中国矿业大学(中外合作)(32LE)((江苏省徐州市10290))理科47417780463
中国矿业大学(3207)((江苏省徐州市10290))理科50612256463
中国矿业大学(3207)((江苏省徐州市10290))文科5042676485
辽宁(本科)中国矿业大学(0290)((江苏公办))历史类5733003404
中国矿业大学(0290)((江苏公办))物理类57617273360
内蒙古(本一A)中国矿业大学(中外合作)(LS2)理科48017694434
中国矿业大学(463)理科51211556434
中国矿业大学(463)文科5222367468
宁夏(本一)中国矿业大学(3213)((注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理科40911862397
中国矿业大学(3213)((注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文科545792488
青海(本一)中国矿业大学(3079)((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理科4194752330
中国矿业大学(3079)((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南湖校区)))文科495694406
山东(1段)中国矿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A290)((江苏公办))综合类57346201443
中国矿业大学(A290)((江苏公办))综合类57741994443
山西(本一A)中国矿业大学(徐州)(1505)理科55813252480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1505)文科5253142490
山西(本一A1)中国矿业大学(徐州)(A1)(1505)理科51328176480
陕西(本一)中国矿业大学(中外合作)(9363)((江苏省徐州市泉中区大学路1号))理科50529144443
中国矿业大学(3007)((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大学路1号))理科52223146443
中国矿业大学(3007)((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大学路1号))文科5543094489
上海(本科)中国矿业大学(02)(42302)((办学点校本部))综合类53610808405
中国矿业大学(01)(42301)((办学点校本部))综合类5419655405
四川(本一)中国矿业大学(中外合作)(0534)((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只承认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加分政策))理科58232469520
中国矿业大学(0034)((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只承认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加分政策))理科60022193520
中国矿业大学(0034)((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只承认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加分政策))文科5754205527
天津(本科A)中国矿业大学(4组)(16084)((江苏))综合类60711106472
中国矿业大学(3组)(16083)((江苏))综合类6179046472
中国矿业大学(1组)(16081)((江苏))综合类6286992472
新疆(本一)中国矿业大学(中外合作)(8014)((江苏省徐州市))理科4549827396
中国矿业大学(1228)((江苏省徐州市))理科4757595396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中国矿业大学(1228)((江苏省徐州市))理科3565359396
云南(本一)中国矿业大学(中外合作)(32J3)((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大学路1号)理科54021642485
中国矿业大学(3207)(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大学路1号)理科56912334485
中国矿业大学(3207)((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大学路1号))文科5902171530
浙江(1段)中国矿业大学(3315)((双一流建设高校)(徐州))(本科)综合类62727966488

附:中国矿业大学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国家批准的研究生院。学校现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有文昌和南湖两个校园,占地4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文献2000多万册(件)。学校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江苏省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校设23个学院,72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500余人,各类博士、硕士研究生13300余人,留学生74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22000余人;有教职工3400余人;有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3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另设有1个独立学院徐海学院。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攻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学校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4个其他省部级科研平台。学校在深圳、北京、新疆等地分别设立深圳研究院、能源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西部能源研究院,在校内组建碳中和研究院、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可持续能源研究院等4个交叉学科直属科研机构,与徐州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中国矿大-徐工矿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等6个对外合作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839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6项,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21年到账科研经费超过8亿元。

学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服务行业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入选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学校与1个省级人民政府、14个地市级人民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14家国有大型企业共建了研究机构,全面合作单位达到165家。学校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带,加入长江教育创新带科教合作体,与南京六合区共建未来创新港。学校发挥学科优势,围绕潘安湖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开展科技攻关,助力徐州实现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倡议发布了《潘安湖宣言》,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技术保证。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徐州考察,对潘安湖治理给予了高度赞扬。学校承办万名煤矿总工程师、全省安全生产管理干部大轮训等培训任务,行业影响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