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2024年在广东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4~2022近三年分数位次)

更新:2025-03-10 19:37:53 新高考网

2024年厦门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厦门大学2024年在广东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物理类】本科批629分;【历史类】本科批630分。

厦门大学2024年在广东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4~2022近三年分数位次)

以下为2022-2024年厦门大学历年在广东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考生可参考最近三年趋势预测今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近三年在广东录取分数线:

1、2024年厦门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629分;【历史类】本科批630分。

2、2023年厦门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636分;【历史类】本科批630分。

3、2022年厦门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最低为:【物理类】本科批631分;【历史类】本科批613分。

历年各批次招生详细数据,详见如下表格,或登录快志愿AI模拟填报助手获取。

附:厦门大学近三年在广东的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2-2024)

建议重点关注近三年的录取位次排名,可以将厦门大学历年在广东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进行对比。

1、厦门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2024

年份科目(招生方向)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4物理类(物+不限)(专业组208)(马来西亚分校)本科59922846442
2024物理类(物+化)(专业组209)(马来西亚分校)本科59922843442
2024物理类(物+不限)(专业组205)本科62011294442
2024物理类(物+化)(专业组207)本科6239968442
2024物理类(物+不限)(专业组206)本科6297968442
2024历史类(史+不限)(专业组203)(马来西亚分校)本科5904367428
2024历史类(史+不限)(专业组201)本科6161403428
2024历史类(史+不限)(专业组202)本科630558428

2、厦门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2023

年份科目(招生方向)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3物理类(物+化或物+生)(专业组213)(马来西亚分校)本科60026816439
2023物理类(物+化)(专业组214)(马来西亚分校)本科60126322439
2023物理类(物+不限)(专业组212)(马来西亚分校)本科60324637439
2023物理类(物+不限)(专业组203)本科62910548439
2023物理类(物+化或物+生)(专业组205)本科6358476439
2023物理类(物+化)(专业组206)本科6358436439
2023物理类(物+不限)(专业组204)本科6367973439
2023历史类(史+不限)(专业组211)(马来西亚分校)本科5904880433
2023历史类(史+不限)(专业组201)本科630820433
2023历史类(史+不限)(专业组202)本科630804433

3、厦门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2022

年份科目(招生方向)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物理类(物+化)(专业组208)(马来西亚分校)本科58434115445
2022物理类(物+化或物+生)(专业组207)(马来西亚分校)本科58632970445
2022物理类(物+不限)(专业组206)(马来西亚分校)本科59028943445
2022物理类(物+化)(专业组212)本科6248621445
2022物理类(物+不限)(专业组218)本科6258523445
2022物理类(物+化或物+生)(专业组211)本科6267916445
2022物理类(物+不限)(专业组210)本科6316380445
2022历史类(史+不限)(专业组203)(马来西亚分校)本科5657512437
2022历史类(史+不限)(专业组205)本科6071119437
2022历史类(史+不限)(专业组217)本科613740437

注:最低分是指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厦门大学在广东各专业历年录取分,详见:快志愿助手。

厦门大学简介:

学校发挥“侨、台、特、海”区位优势,彰显“海峡、海丝、海洋”办学特色,先后进入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建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设有6个学部、34个学院(直属系、直属中心)和17个研究院,形成了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12个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设有36个博士后流动站。2022年,学校入选国家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化学、生物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统计学、教育学共6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全国新一轮学科评估中,高峰学科、优势学科数量实现倍增,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以有组织科研推进有组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设有3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5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高端智库(培育)1个,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研究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能源局创新研发中心1个。学校牵头发起的“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被纳入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行动方案,成为碳中和领域我国第一个获联合国批准的国际大科学计划。

相关推荐:

厦门大学王牌优势专业有哪些(附排名榜)

厦门大学怎么样_好不好(好评_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