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发布:2023-02-24 15:49:59 新高考网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今年(2022年)在湖南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2022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在湖南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2年在湖南录取分数线为:

1、历史类:2022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在湖南(本科)录取最低分518分,最低位次17856;

2、物理类:2022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在湖南(本科)录取最低分510分,最低位次62327;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历史类本科518 / 17856451
2022物理类本科510 / 62327414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在湖南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2年在湖南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历史类(2022湖南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湖南)学费
金融学 (第一学年在河源校区,第二至第四学年在广州校区)55050
法学类 (包含法学、知识产权;按大类招生,大二分流;第一学年在河源校区,第二至第四学年在广州起区)55050
工商管理类 (包含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教育;按大类招生,大二分流;第一学年在河源校区,第二至第四学年在广州校区)55050
汉语言文学 (师范)(第一学年在河源校区,第二至第四学年在广州校区)55050
英语 (师范)(第一学年在河源校区,第二至第四学年在广州校区)55710
应用心理学 (师范)(第一学年在河源校区,第二至第四学年在广州校区)5571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物理类(2022湖南本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湖南)学费
电气类 (包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师范)、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按大类招生,大二分流;第一学年在河源校区,第二至第四学年在广州校区)55710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因用人单位可能对考生身体素质有要求,请转氨酶异常的考生慎重报考;第一学年在河源校区,第二至第四学年在广州校区)(师范)55050
信息与计算科学 (第一学年在河源校区,第二至第四学年在广州校区)55710
机械类 (包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师范)、机械电子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师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师范);按大类招生,大二分流;第一学年在河源校区,第二至第四学年在广州校区)557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学生入学后不得申请转专业,全部四年在河源校区培养)55710
网络空间安全 (办学地点西校区;大二分流师范和非师范;第一学年在河源校区,第二至第四学年在广州校区)55710
网络工程 (办学地点白云校区)55710
软件工程 (第一学年在河源校区,第二至第四学年在广州校区)580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简介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创办于1957年,前身为广东民族学院,首任校长是老一辈革命家罗明同志。2002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2005年,原广东省机械学校、原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先后并入,2018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校现有东校区、西校区、北校区、白云校区、河源校区等5个校区。

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中,现有正副高职称教师494人,具有博士学位631人,有双聘院士、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有全国优秀教师、巾帼发明家优秀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全国“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

办学六十多年来,学校虽数易其名,却不改初心,秉承“厚德博学、唯实求新”校训精神,坚持“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特色发展”办学定位,以培养高素质“工匠之师”为使命担当,努力创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技术师范大学。(2021年9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