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发布:2023-01-25 21:08:01 新高考网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今年(2022年)在黑龙江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2022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在黑龙江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黑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2022年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为:

理科:2022年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在黑龙江(本二A)录取最低分372分,最低位次59623;

1、理科:2022年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在黑龙江(专科)录取最低分294分,最低位次89089;

2、文科:2022年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在黑龙江(专科)录取最低分292分,最低位次43659;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理科本二A372 / 59623308
2022理科专科294 / 89089160
2022文科专科292 / 4365916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在黑龙江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2022年在黑龙江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文科(2022黑龙江专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黑龙江)学费
大气科学技术 24500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445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理科(2022黑龙江本二A)

专业名称计划数(黑龙江)学费
智慧气象技术 (学费待定)5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3、理科(2022黑龙江专科)

专业名称计划数(黑龙江)学费
大气科学技术 24500
大气探测技术 24500
有色金属材料类 (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金属智能加工技术、金属精密成型技术、储能材料技术)24500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245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简介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是整合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资源,经教育部批准、甘肃省政府同意设置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学校前身是隶属于中国气象局的原国家重点中专兰州气象学校(始建于1951年)和隶属于甘肃省煤炭工业局的甘肃煤炭职工大学(始建于1984年)。2004年经教育部备案、甘肃省政府批准,两校合并改建为我国西部第一所资源环境类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21年3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将国家重点中专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始建于1951年)整体并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艰苦奋斗 永不放弃”的办学精神,不断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凝炼形成了“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品质至上”的校训、“求真务实”的校风、“立德树人”的教风和“知行合一”的学风。在7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发展质量和效益创造了甘肃高职教育的“资环样板”,学校的办学历程成为甘肃职业教育敢为人先和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学校是教育部、财政部遴选的全国56所之一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和解放军原总参谋部、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首批11所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也是甘肃省政府、应急管理部(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的省部共建院校,甘肃省政府确定的省级“双一流”大学项目建设院校和优质高职院校。荣获全国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和学生管理50强、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示范校、教育部课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甘肃省第一届文明校园、新时代甘肃省高等院校党建工作示范院校、甘肃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校等荣誉。

学校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错位设置、非均衡建设、星级管理、专业群发展”的专业群建设策略,形成了气象、冶金、环保、安全、财贸等紧密对接甘肃产业人才需求的资源环境类特色专业布局。现设置14个专业群,含22个职业本科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骨干专业、10个国家级骨干专业和省级、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各2个。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5项、在线精品课程26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