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发布:2023-01-24 17:45:49 新高考网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2年在各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已经公布了,那么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今年(2022年)在甘肃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呢?今年考取难度怎么样,好考吗?

2022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含位次、招生人数)

以下为新高考网列出的2022年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甘肃招录的详细数据,包含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位次、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学费等,供考生家长们参考,指导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一:2022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官方最新)

根据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2年高考招录数据,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2年在甘肃录取分数线为:

1、理科:2022年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甘肃(本一)录取最低分546分,最低位次4694;

2、文科:2022年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甘肃(本一)录取最低分536分,最低位次1512;

年份科目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2理科本一546 / 4694442
2022文科本一536 / 1512485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二:2022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甘肃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包含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2年在甘肃招生专业名称以及对应的计划人数、学费等。

1、文科(2022甘肃本一)

专业名称计划数(甘肃)学费
法学类 (法学)15000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翻译)(招英语考生)16000
网络与新媒体 25000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15000
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350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2、理科(2022甘肃本一)

专业名称计划数(甘肃)学费
经济学类 (金融学、经济学)25000
数学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5500
物理学类 (应用物理学)15500
机械类 (机械工程)25500
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25500
能源动力类 (储能科学与工程储能)25500
能源动力类 (氢能科学与工程、氢能)15500
能源动力类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l新能源)65500
能源动力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能动)85500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125500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45500
自动化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测控)35500
自动化类 (自动化、机器人工程、自动化)65500
计算机类 (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智能)25500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35500
土木类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15500
水利类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15500
核工程类 (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25500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应用化学、环境科学)45500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35000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55000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15000
查看更多数据请进入: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现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3千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万余人,研究生1.2万余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六十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能源电力人才。学校始终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积极活跃在科技创新前沿阵地,攻克了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多项技术难题,为推进电力科技进步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贯彻“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方针,紧抓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