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几本
通过近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各地录取批次得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新疆、云南、河南、四川、宁夏、山西等省为第一批次录取,所以我们通常认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本大学;而在陕西、四川等省是第二批次招生,所以又可以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二本院校。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各省市录取批次
省份 | 类型 | 文理科(招生批次) | 年份 | 最低分数线/位次 | 省控线 |
---|---|---|---|---|---|
新疆 | 南疆单列 | 文科(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2024 | 454 / - | 425 |
新疆 | 对口援疆 | 文科(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2024 | 426 / - | 425 |
云南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587 / 5210 | 550 |
河南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533 / 19675 | 521 |
新疆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425 / - | 425 |
四川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534 / 17719 | 529 |
四川 | 龙泉校区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542 / 13989 | 529 |
宁夏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一批) | 2024 | 522 / 2009 | 496 |
山西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一批B段) | 2024 | 529 / 5852 | 516 |
新疆 | 南疆单列 | 理科(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2024 | 452 / - | 390 |
云南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579 / 13656 | 505 |
河南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574 / 45456 | 511 |
河南 | 气象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590 / 30887 | 511 |
新疆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455 / - | 390 |
新疆 | 定向新疆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480 / - | 390 |
四川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562 / 57912 | 539 |
四川 | 龙泉校区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563 / 56909 | 539 |
宁夏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一批) | 2024 | 500 / 4966 | 432 |
山西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一批B段) | 2024 | 522 / 35861 | 506 |
陕西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二批) | 2024 | 488 / 14058 | 397 |
四川 | 普通类 | 文科(本科二批) | 2024 | 524 / 23127 | 457 |
陕西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二批) | 2024 | 481 / 56900 | 372 |
四川 | 普通类 | 理科(本科二批) | 2024 | 552 / 68319 | 459 |
查看更多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办学层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双一流 | 否 | 主管单位 | 省政府 |
创建时间 | 1951年 | 博士点数量 | - |
硕士点数量 | 14 | 学校类型 | 理工 |
所在城市 | 四川 成都市 | 办学层次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国家统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56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权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优先培育高校,是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副主任委员单位,四川省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长单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借鉴国际CDIO工程教育理念,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起“三段培养、两次分流,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质、系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现有19个学院(部、中心),招生本科专业53个,2.5万余名全日制在校生。37个专业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16个;17个国家级、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其中国家级8个;9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