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内蒙古高考415分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理科)

更新:2025-02-22 16:02:29 新高考网

2025年内蒙古高考物理类415分左右(413分、414分、415分、416分、41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内蒙古理科考生41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内蒙古高考415分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理科)

参考内蒙古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内蒙古高考分数线,内蒙古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471分,本二批分数线为360分。内蒙古理科415分已经达到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二批次院校!

一、内蒙古高考41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内蒙古物理类41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内蒙古师范大学(最低415分)、内蒙古工业大学(高收费)(最低408分)、内蒙古科技大学(最低399分)、集宁师范学院(高收费)(最低393分)、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高收费)(最低392分)。

省外:长春大学(最低417分)、山东交通学院(最低416分)、无锡太湖学院(最低415分)、南阳师范学院(最低414分)、延安大学(最低413分)。

二:内蒙古物理类41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50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内蒙古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1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44949名到第45233名,共有285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内蒙古物理类41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办41545233本二A
2内蒙古工业大学(高收费)公办40847446本二A
3内蒙古科技大学公办39950258本二A
4集宁师范学院(高收费)公办39352149本二A
5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高收费)公办39252470本二A

2、2025内蒙古物理类41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长春大学公办41744644本二A
2江苏理工学院公办41644948本二A
3山东工商学院(中外合作)公办41644948本二A
4山东交通学院公办41644948本二A
5无锡太湖学院民办41545233本二A
6江苏师范大学(B)公办41445545本二B
7浙江海洋大学公办41445545本二A
8南阳师范学院公办41445545本二A
9山西中医药大学公办41345846本二A
10延安大学公办41345846本二A

以上“2025年内蒙古高考物理类41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内蒙古录取线都在415分左右(共有150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内蒙古物理类41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简介: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自治区重点建设院校,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学校在乌兰夫同志的关怀支持下于1953年建立,前身是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和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2000年合并组建了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呼和浩特民族学院。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21年被列入内蒙古教育“十四五”规划新增硕士学位建设单位。2023年成为自治区“十四五”时期应用型转型高校。

学校现有“可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院士专家工作站。有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16个。近五年,新增各级各类科研立项581项,科研经费达到1.5亿元(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发表论文1592篇,出版著作86部,获得国家专利授权51项。研究制定了《信息处理用传统蒙古文排序》《信息处理用蒙古文词语标记》等国家标准。制定行业技术规范2项,研发的“蒙汉在线机器翻译系统”获全国机器翻译评测第一名。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民族报》《内蒙古日报》刊发多篇理论文章。学报《蒙古学研究》是综合性学术期刊,曾获得《全国民族地区民族文字版优秀学报》《北方优秀期刊》《首届内蒙古出版奖》等。

山东交通学院简介:

山东交通学院是一所以培养综合交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山东省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

学校拥有市厅级及以上科研平台57个,包括1个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1个工信部实验室(山东)、1个省重点实验室(筹)、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11个,2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5个省高等学校实验室、2个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防范技术研究中心(交通运输行业)、3个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7个省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6个地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地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地市级工程实验室、4个地市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此外,还有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交通运输科普基地。近五年,主持纵向课题约700项,纵横向科研经费累计6.7亿余元。出版专著180余部,发表SCI、SSCI、CSSCI等收录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00余篇;获授权专利200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其中“黄河中下游地区粉土路基建造支撑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高效智能全环境模拟道路加速加载实验系统研发”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改扩建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智能感知、预警与精细化控制及应用”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延安大学简介:

学校现有新城、杨家岭、萃园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800余亩。现有学生21000余人;教职工1800余人;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所直属附属医院、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有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省级优势和特色学科,1个省级一流学科,1个省级一流培育学科,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60个本科专业,1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0个省部级创新团队;7个院士工作站,3个社科名家工作室。

学校组织实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工程”,坚持和完善“一章八制”,修订《延安大学章程》,常态化推进制度“废、改、立、释”。实施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人事聘任制度改革、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医教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后勤管理制度改革等综合改革,两个案例荣获陕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一等奖和优秀奖,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