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学院要考多少分才能上?
2024年武汉城市学院最容易考上的是浙江省(平行录取一段)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492分(分差0分);最难考上的是浙江省(平行录取二段)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472分(分差203分)。
2025年高考要考上武汉城市学院:
1、湖北(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38分、历史类435分能上,湖北(专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325分、历史类269分能上。
2、宁夏(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399分、历史类443分能上。
3、上海(本科批)考生预测410分能上。
4、黑龙江(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391分、历史类431分能上。
5、安徽(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85分、历史类473分能上。
其它省份预测,详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究竟2025年需要考多少分能上武汉城市学院?今年好不好考?比去年难还是更容易,以下为2024年武汉城市学院多少分可以被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可对比参考。
招生省份(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分差 |
---|---|---|---|---|
湖北(专科批) | 物理类 | 324 | - | - |
历史类 | 270 | - | - | |
湖北(本科批) | 物理类 | 437 | 437 | 0 |
历史类 | 433 | 432 | 1 | |
护理类(历史类) | 432 | 432 | 0 | |
江苏(本科批) | 物理类 | 464 | 462 | 2 |
历史类 | 479 | 478 | 1 | |
甘肃(本科批C段) | 历史类 | 421 | 421 | 0 |
物理类 | 407 | 370 | 37 | |
广西(本科批) | 物理类 | 372 | 371 | 1 |
历史类 | 400 | 400 | 0 | |
福建(本科批) | 历史类 | 438 | 431 | 7 |
物理类 | 481 | 449 | 32 | |
安徽(本科批) | 物理类 | 483 | 465 | 18 |
历史类 | 472 | 462 | 10 | |
广东(本科批) | 物理类 | 484 | 442 | 42 |
历史类 | 477 | 428 | 49 | |
黑龙江(本科批) | 物理类 | 389 | 360 | 29 |
历史类 | 430 | 410 | 20 | |
青海(本科二段) | 理科 | 331 | 325 | 6 |
文科 | 392 | 382 | 10 | |
上海(本科批) | 综合类 | 407 | 403 | 4 |
新疆(本科二批) | 文科 | 311 | 304 | 7 |
理科 | 280 | 262 | 18 | |
江西(本科批) | 历史类 | 487 | 463 | 24 |
物理类 | 465 | 448 | 17 | |
河南(本科二批) | 文科 | 442 | 428 | 14 |
理科 | 440 | 396 | 44 | |
云南(本科二批及预科) | 理科 | 421 | 420 | 1 |
文科 | 481 | 480 | 1 | |
辽宁(本科批) | 物理类 | 444 | 368 | 76 |
历史类 | 442 | 400 | 42 | |
山西(本科二批C段) | 理科 | 396 | 418 | -22 |
海南(本科批) | 综合类 | 501 | 483 | 18 |
山东(普通类一段) | 综合类 | 476 | 444 | 32 |
二次志愿(综合类) | 466 | 444 | 22 | |
河北(本科批) | 历史类 | 476 | 449 | 27 |
物理类 | 471 | 448 | 23 | |
宁夏(本科二批) | 理科 | 401 | 371 | 30 |
文科 | 445 | 419 | 26 | |
北京(本科批) | 综合类 | 462 | 434 | 28 |
重庆(本科批) | 历史类 | 440 | 428 | 12 |
物理类 | 460 | 427 | 33 | |
浙江(平行录取二段) | 综合类 | 472 | 269 | 203 |
浙江(平行录取一段) | 综合类 | 492 | 492 | 0 |
湖南(本科批) | 物理类 | 453 | 422 | 31 |
历史类 | 464 | 438 | 26 | |
贵州(本科批) | 物理类 | 386 | 380 | 6 |
历史类 | 449 | 442 | 7 | |
天津(本科批B段) | 综合类 | 475 | 475 | 0 |
四川(本科二批) | 理科 | 475 | 459 | 16 |
文科 | 479 | 457 | 22 | |
专业录取分及位次排名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武汉城市学院于2002年7月成立,前身是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转设为武汉城市学院。
学校积极创新校政、校企联合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武汉城市圈建立了111个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学校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获批国家级和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7个,教育部协同育人计划项目45个,许多学生参与这些项目之中,培养了大批企业欢迎的复合型人才。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科技竞赛,近三年累计550人(次)获“大学生挑战杯”、“互联网+”等重大竞赛大奖。学校鼓励学生多目标发展,多途径成才,与用人单位广泛合作,建立就业基地,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同时为有志继续深造的学生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复习考研,近三年考研录取率保持在11%以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