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黑龙江高考595分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物理类)

更新:2025-01-31 08:00:09 新高考网

2025年黑龙江高考物理类595分左右(593分、594分、595分、596分、59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黑龙江物理类考生59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黑龙江高考595分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物理类)

参考黑龙江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黑龙江高考分数线,黑龙江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360分。黑龙江物理类59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黑龙江高考59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黑龙江物理类59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哈尔滨医科大学(最低594分)、东北农业大学(最低594分)、东北农业大学(最低598分)、东北农业大学(最低594分)、佳木斯大学(最低586分)。

省外:天津医科大学(最低597分)、吉林大学(最低596分)、中国药科大学(最低595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最低594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最低593分)。

二:黑龙江物理类59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90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黑龙江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9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9456名到第9626名,共有171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黑龙江物理类59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办5949826本科
2东北农业大学公办5949826本科
3东北农业大学公办5989083本科
4东北农业大学公办5949826本科
5佳木斯大学公办58611483本科

2、2025黑龙江物理类59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公办5979270本科
2天津医科大学公办5979270本科
3吉林大学公办5969455本科
4吉林大学公办5969455本科
5中国药科大学公办5959626本科
6中国药科大学公办5959626本科
7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公办5949826本科
8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公办5949826本科
9深圳大学公办59310046本科
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办59310046本科

以上“2025年黑龙江高考物理类59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黑龙江录取线都在595分左右(共有190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黑龙江物理类59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东北农业大学简介:

学校设有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现有1个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12个黑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ESI全球前1‰学科领域,8个ESI全球前1%学科领域。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5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3个,入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4个。

学校占地面积501.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4亿元,为首批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主办期刊《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乳品工业》《黑龙江纺织》《中国马铃薯》《饲料博览》《大豆科技》《乳品与人类》《农业经济与管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牵头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学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首轮建设任务已顺利完成,“智慧交通”一流学科领域建设得到评审专家高度评价。

学校在被称为“学府胜地”的北京市海淀区建有东西两个校区,总面积近1000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2015年9月,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的威海校区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学校在河北省黄骅市建设北京交通大学海滨轨道交通综合研发实验基地,占地面积233亩;在河北省唐山市成立唐山研究院,着力打造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以及国际教育培训的示范区;2022年1月,北京交通大学威海研究院在威海南海新区成立。学校各校区均具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施,校园环境优美。

深圳大学简介:

深圳大学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学校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科研项目与经费增长显著。2023年,科研总经费超过19亿元;202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5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5项,位列全省高校第一、全国高校第二,在该领域实现历史突破。2023年,SCI收录论文6511篇,SSCI收录论文711篇。2023年获专利授权1455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207项。《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是深圳大学主管主办的理工类综合性学术刊物,入选 “2022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百佳科技期刊”。现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理工农医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并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荷兰Scopus、英国INSPEC、日本JSTChina以及美国EBSCO 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期刊。《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首届全国双十佳学报、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