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辽宁高考42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历史类)

更新:2025-02-17 08:33:01 新高考网

2025年辽宁高考历史类420分左右(418分、419分、420分、421分、42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辽宁历史类考生42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辽宁高考42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历史类)

参考辽宁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辽宁高考分数线,辽宁历史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00分。辽宁历史类42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辽宁高考42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辽宁历史类42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9所):

省内:辽宁中医药大学(最低418分)、辽东学院(最低423分)、辽宁财贸学院(最低408分)、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最低404分)、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最低401分)。

省外:河北东方学院(最低422分)、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最低421分)、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最低419分)、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最低418分)。

二:辽宁历史类42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65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辽宁历史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2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22400名到第22541名,共有142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辽宁历史类42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辽宁中医药大学公办41822831本科
2辽东学院公办42322134专科
3辽宁财贸学院民办40824257本科
4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民办40424845本科
5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民办40125304本科

2、2025辽宁历史类42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民办42222259本科
2河北东方学院民办42222259本科
3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民办42122399本科
4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民办42122399本科
5齐鲁理工学院民办42122399本科
6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民办42122399本科
7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民办41922686本科
8山西传媒学院公办41922686本科
9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民办41922686本科
10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办41822831专科

以上“2025年辽宁高考历史类42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辽宁录取线都在420分左右(共有165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辽宁历史类42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辽宁财贸学院简介:

辽宁财贸学院是一所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于2008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全国首批由独立学院转设的本科院校,位于美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兴城海滨。

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国际商务、资产评估、投资学、工程造价、行政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及法律、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

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简介:

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地处渤海之滨,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辽宁西部历史文化名城—锦州,是由锦州医科大学举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本科层次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99年7月原锦州医学院分院,是当时辽宁省9所高校举办的二级分院之一。2004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按照新机制、新模式改建为独立学院。2006年8月,伴随锦州医学院更名为辽宁医学院而更名为辽宁医学院医疗学院,2016年3月,伴随辽宁医学院更名为锦州医科大学而更名为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

2024年,伴随着位于锦州滨海新区占地443亩的现代化新校园正式投入使用,学院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昂首阔步在新时代康庄大道上,全体医疗学院人将继续意气风发、携手同行,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致力于人类健康事业而不懈努力!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办学以来,学院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立足邮政、服务基层、贡献社会”办学定位,打造了高职教育、党校教育、在职培训、科研与服务支撑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事业格局,走出了一条“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育培研一体发展”的特色之路。

学院现有3个校区(正定新校区建设正在推进中),总占地近1000亩,拥有“邮政快递类、现代物流类、现代金融类、智能工程类、信息技术类、财务会计类”六大特色专业群,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9000余人。现有教职员工6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50余人,副高级职称以上200余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教育部行业职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等一批高端人才。年集中培训2.5万人次、远程培训500万人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10万人次,年支撑科研项目近20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