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高考历史类510分左右(508分、509分、510分、511分、51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广西历史类考生51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广西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广西高考分数线,广西历史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00分。广西历史类51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广西历史类51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玉林师范学院(最低511分)、广西民族大学(最低510分)、南宁师范大学(最低507分)、北部湾大学(最低506分)、北部湾大学(最低506分)。
省外:曲阜师范大学(最低512分)、温州理工学院(最低511分)、山东政法学院(最低510分)、绵阳师范学院(最低509分)、辽宁师范大学(最低508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广西历史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1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3723名到第13968名,共有246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广西历史类51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玉林师范学院 | 公办 | 511 | 13722 | 本科 |
2 | 广西民族大学 | 公办 | 510 | 13968 | 本科 |
3 | 南宁师范大学 | 公办 | 507 | 14641 | 本科 |
4 | 北部湾大学 | 公办 | 506 | 14867 | 本科 |
5 | 北部湾大学 | 公办 | 506 | 14867 | 本科 |
2、2025广西历史类51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公办 | 512 | 13487 | 本科 |
2 | 曲阜师范大学 | 公办 | 512 | 13487 | 本科 |
3 | 辽宁师范大学 | 公办 | 511 | 13722 | 本科 |
4 | 温州理工学院 | 公办 | 511 | 13722 | 本科 |
5 | 浙江外国语学院 | 公办 | 510 | 13968 | 本科 |
6 | 山东政法学院 | 公办 | 510 | 13968 | 本科 |
7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公办 | 509 | 14201 | 本科 |
8 | 绵阳师范学院 | 公办 | 509 | 14201 | 本科 |
9 | 四川警察学院 | 公办 | 508 | 14403 | 本科 |
10 | 辽宁师范大学 | 公办 | 508 | 14403 | 本科 |
以上“2025年广西高考历史类51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广西录取线都在510分左右(共有191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北部湾大学简介:
北部湾大学地处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城市、北部湾经济区滨海城市——钦州市,是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一所具有国家海船船员培训资质的高校,还是一所具有岭南风格、滨海风光、东南亚风情校园建筑特点,被授予3A级景区的学校。
政府重视。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北部湾大学建设,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在各种文件中多次强调要加快支持北部湾大学建设,助力培养高质量的海洋、航海类人才。《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向海经济推动海洋强区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支持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和北部湾大学建设,努力打造海洋科技人才新高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北钦防一体化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要“依托北部湾大学、北海海洋科技园区等平台,加强与东盟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和科技合作。”“支持北部湾大学与国际国内一流高等院校深化合作,合力打造中国——东盟区域有影响力的高校。”2022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指出:“加快建设与产业发展、港口运营等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与东盟教育交流合作。高质量建设广东海洋大学、北部湾大学,”2023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平陆运河经济带总体规划》(桂发〔2023〕3号)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依托北部湾大学建设中国——东盟航运人才培训基地”。
曲阜师范大学简介:
尼山在望,上庠煌煌。执铎以振,杏坛流芳。
学校秉承中国科学研究“格物致知”、“经世致用”传统,切实履行科技服务社会职能。从上世纪50年代的“土蒸馏釜”,70年代的“跳流鼻坎”最优解,80年代的“长清模式”,90年代的“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到新世纪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型多功能材料、国土空间规划、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支援成昆铁路建设的“优选统筹”方法、支撑风云卫星的激光偏光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先进控制系统理论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量子金刚石制备突破“卡脖子”技术。近年来,学校科学研究主动服务黄河国家战略和新时代科技强省战略、积极对接“十强”产业,在国家双碳战略、黄河国家战略、新时代科技强省战略、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南四湖生物资源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许多重大科研成果。“十三五”以来,获批横向课题660余项,经费达2.36亿余元。学校技术转移中心被山东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被山东省教育厅认定为山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图书馆纸质藏书452万册、全文电子图书231万册;公开出版《齐鲁学刊》(第二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优秀期刊)、《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学数学杂志》和《现代语文》等学术刊物。
景德镇陶瓷大学简介: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学,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94所具有资格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首批参与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人才培养、陶瓷科技创新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人才培养: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着力构建有特色、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学生在各类课外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中屡获佳绩,荣获各类国家级、省级奖项600余项,其中: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2项、银奖5项、铜奖14项及最佳创意奖、先进集体奖和最佳人气奖;“红色走读”成果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特等奖(全国25项,江西2项)和“最具感染力”作品。学校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合一”、学业、专业、就业、职业、创业“五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自主创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就业创业工作案例入选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100个典型案例(江西省唯一)。学校毕业生与陶瓷类专业相关的有一半之多,35%以上选择在本省就业创业,30%左右选择在陶瓷行业就业创业,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陶瓷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