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河北高考60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物理类)

更新:2025-01-25 11:23:07 新高考网

2025年河北高考物理类600分左右(598分、599分、600分、601分、60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河北物理类考生60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河北高考60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物理类)

参考河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河北高考分数线,河北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48分。河北物理类60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河北高考60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河北物理类60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内: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最低589分)、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最低580分)。

省外: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最低601分)、空军军医大学(最低600分)、西南政法大学(最低598分)。

二:河北物理类60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62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河北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0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5388名到第15950名,共有563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河北物理类60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公办58922433本科
2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公办58028695本科

2、2025河北物理类60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公办60115387本科
2上海外国语大学公办60115387本科
3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公办60115387本科
4大连理工大学公办60015950本科
5东北大学公办60015950本科
6中国传媒大学公办60015950本科
7空军军医大学公办60015950本科
8中央财经大学公办59816972本科
9深圳大学公办59816972本科
10西南政法大学公办59816972本科

以上“2025年河北高考物理类60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河北录取线都在600分左右(共有62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河北物理类60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本是北京邮电大学响应国家关于建设38个国家软件教育基地的号召而建立的提供给软件学院专门使用的校区,后来为了应对北京日益紧张的住宿空间,扩展学校容量而安排国际学院、民族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所有学生学习,住宿在此分校区。

中国传媒大学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在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直接关怀下建立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创办的第一所传媒类高校,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办学69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传承“忠诚、自信、包容、竞先”的文化基因,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造就了大批党和国家所需、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学校主动拓展与国家部委、省份的战略合作,深化与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与海南、广西、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新闻社、华为、科大讯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故宫博物院等签署合作协议,不断深化科研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实习实践等领域合作。连续3年获得直属高校定点帮扶成效分类考核最高等次的好评,获得教育部第五届、第六届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第七届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和创新试验典型项目表彰,获得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征集的“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二等奖。

中央财经大学简介:

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创办之初由财政部主管,历经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发展阶段,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2000年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6年成为国家首批“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2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长期以来,学校秉持“忠诚、团结、求实、创新”的校训,传承“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守“立德树人财经报国”的使命担当,建立起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学科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18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