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高考历史类475分左右(473分、474分、475分、476分、47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甘肃文科考生47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根据甘肃省考试院发布的2023年甘肃高考分数线得知,甘肃文科:本一488分;本二420分。甘肃文科475分已经达到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二批次院校!
2024年甘肃历史类47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西北民族大学(最低476分)、甘肃政法大学(最低474分)、兰州理工大学(预科)(散居)(最低472分)、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市)(最低472分)、甘肃中医药大学(最低472分)。
省外:河南中医药大学(最低477分)、河南农业大学(最低476分)、江苏海洋大学(最低475分)、西藏民族大学(西安市)(最低474分)、徐州工程学院(最低473分)。
根据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系统提供的数据:2023年甘肃文科考生高考成绩为475分,位次区间为:10074~10319名;同分人数:246人,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4甘肃历史类475分左右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西北民族大学 | 公办 | 476 | 10073 | 本二 |
2 | 甘肃政法大学 | 公办 | 474 | 10527 | 本二 |
3 | 兰州理工大学(预科)(散居) | 公办 | 472 | 11009 | 本一 |
4 | 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市) | 公办 | 472 | 11009 | 本二 |
5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472 | 11009 | 本二 |
甘肃历史类475分可上院校(220所)完整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2、2024甘肃历史类475分左右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贵州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477 | 9828 | 本二 |
2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477 | 9828 | 本二 |
3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公办 | 476 | 10073 | 本二 |
4 | 河南农业大学 | 公办 | 476 | 10073 | 本二 |
5 | 中华女子学院 | 公办 | 475 | 10319 | 本二 |
6 | 江苏海洋大学 | 公办 | 475 | 10319 | 本二 |
7 | 厦门理工学院 | 公办 | 474 | 10527 | 本二 |
8 | 西藏民族大学(西安市) | 公办 | 474 | 10527 | 本二 |
9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公办 | 473 | 10778 | 本二 |
10 | 徐州工程学院 | 公办 | 473 | 10778 | 本二 |
甘肃历史类475分可上院校(220所)完整数据: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注:以上“2024年甘肃高考历史类47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甘肃录取线都在475分左右,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贵州中医药大学简介:
贵州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65年,原名“贵阳中医学院”。建校以来,秉承“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坚持“发展为先、质量为本、创新为源、育才为用”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为己任,服务于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及其产业发展,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现已成为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支撑,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本硕博全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医药高等院校。
江苏海洋大学简介:
江苏海洋大学是一所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学校创建于1985年,原名淮海大学,1989年在筹建淮海大学的基础上正式建立淮海工学院。1998-2002年期间,根据全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均具有50年以上办学历史的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学校,2019年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2013年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7月,我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厦门理工学院简介:
厦门理工学院位于“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海上花园城市——厦门,是福建省属公立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秉持“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遵循“明理精工,与时偕行”的校训,积极探索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对外合作三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发展道路,建设“亲产业、开放式、国际化”的国内一流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