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青海高考53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理科)

更新:2025-03-02 08:41:48 新高考网

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类535分左右(533分、534分、535分、536分、53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青海理科考生53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青海高考53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理科)

参考青海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青海高考分数线,青海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343分。青海理科535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一、青海高考53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青海物理类53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四川大学(最低536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最低535分)、中山大学(民族班)(最低534分)、西北工业大学(民族预科班)(最低527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低526分)。

二:青海物理类53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20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青海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3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935名到第952名,共有18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青海物理类53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四川大学公办536934本一
2西安交通大学(特色专业或中外合作办学)公办535952本一
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办535952本一
4中山大学(民族班)公办534973本一
5西北工业大学(民族预科班)公办5271132本一
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办5261153本一
7电子科技大学(民族预科班)公办5251174本一
8重庆大学公办5251174本一
9山东大学公办5221235本一
10厦门大学(民族预科班)公办5211265本一

以上“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类53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青海录取线都在535分左右(共有20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青海物理类53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电子与信息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目前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944.8亩,校舍建筑面积154.03万平方米。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延续着中国高校最长的红色根脉。建校后先后于江西瑞金、陕西延安、河北获鹿、河北张家口等地办学,1958年迁址陕西西安,1960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简称“西军电”),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三次为学校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先后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年、2023 年,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先后两次签署协议,三方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校现启用明故宫、将军路、天目湖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046亩,建筑面积191.81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收藏316.8万余件印刷型文献、170个中外文数据库,1366万余册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现有教职工3609人,其中专任教师2303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611人,博士生导师646人,全职院士5人,柔性引聘院士28人,其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7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153人次,入选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千余人次。现有学生36150人(其中本科生19715人,研究生15766人,学位留学生669人)。

山东大学简介: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1997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序列,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7年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深刻领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精神实质,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以追求卓越、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大力实施“七大战略”,加快推进“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20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地下工程、生殖医学等若干学科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中国古典学术优势充分彰显,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山大基因”广受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