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西高考63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物理类)

更新:2025-01-16 17:42:10 新高考网

2025年广西高考物理类630分左右(628分、629分、630分、631分、63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广西物理类考生63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广西高考63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物理类)

参考广西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广西高考分数线,广西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371分。广西物理类63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广西高考63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广西物理类63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6所):

省内:广西医科大学(最低622分)。

省外:北京师范大学(最低632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最低631分)、北京交通大学(最低630分)、北京交通大学(最低629分)、大连理工大学(最低628分)。

二:广西物理类63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08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广西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3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2279名到第2379名,共有101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广西物理类63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广西医科大学公办6223364本科

2、2025广西物理类63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北京师范大学公办6322179本科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办6312278本科
3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公办6312278本科
4武汉大学公办6302379本科
5北京交通大学公办6302379本科
6北京交通大学公办6292490本科
7中国人民大学公办6282612本科
8华东师范大学公办6282612本科
9北京邮电大学公办6282612本科
10大连理工大学公办6282612本科

以上“2025年广西高考物理类63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广西录取线都在630分左右(共有108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广西物理类63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广西医科大学简介:

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空间充足。广西医科大学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学校前身是广西省立医学院,1949年11月更名为广西省医学院,1953年4月经卫生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医学院,1996年5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现拥有南宁-校本部、南宁-武鸣校区、南宁-五象校区(在建)和玉林校区4个校区,共占地约3300亩。

培养体系完整,学科实力强劲。学校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体系。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临床医学、口腔医学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覆盖医学学科和本科招生专业。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设有广西院士工作站1个及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个、广西一流学科6个、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6个、广西重点学科9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ESI学科全球排名897位,居全球前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理工科大学。学校现有32个学院,含8个科教融合学院;设有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学校于1958年9月在北京创建,郭沫若任首任校长。这是我党老一辈革命家和科学家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创办的红色大学,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基本特质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

学校坚定不移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围绕“完善拓展‘一带一路’,深耕东北亚、深化欧美”国家及地区国际合作的区域战略布局,全方位开展教学、师资、人才培养、科研和组织管理国际化工作。目前,与43个国家和地区的313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发起中国卓越大学联盟-日本国立六大学联盟以及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加入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等19个国际大学联盟。学校建有3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合作高校分别是日本立命馆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合作高校为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有国家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短期交流访问等各类450余项学生海外交流项目,年选派规模达2500余人次;教师长短期出国(境)公派、进修、参会、访问年均1700余人次;年均聘请长短期海外专家学者近600人来校工作访学;2023年以来学校有留学生1660人,其中学历生占比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