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江苏高考51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物理类)

更新:2025-02-15 13:08:50 新高考网

2025年江苏高考物理类515分左右(513分、514分、515分、516分、51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江苏物理类考生51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江苏高考51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物理类)

参考江苏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江苏高考分数线,江苏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62分。江苏物理类51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江苏高考51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江苏物理类51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南通大学(最低517分)、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最低516分)、南京中医药大学(最低515分)、常州大学(最低514分)、江苏科技大学(最低513分)。

省外:河北金融学院(最低517分)、内江师范学院(最低516分)、湖北文理学院(最低515分)、赣南师范大学(最低514分)、长沙学院(最低513分)。

二:江苏物理类51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620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江苏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1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24309名到第125638名,共有1330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江苏物理类51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南通大学公办517122990本科
2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公办516124308本科
3南京中医药大学公办515125638本科
4常州大学公办514126937本科
5江苏科技大学公办513128299本科

2、2025江苏物理类51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湖北经济学院公办517122990本科
2河北金融学院公办517122990本科
3湖北大学公办516124308本科
4内江师范学院公办516124308本科
5湖北工程学院公办515125638本科
6湖北文理学院公办515125638本科
7西华师范大学公办514126937本科
8赣南师范大学公办514126937本科
9内江师范学院公办513128299本科
10长沙学院公办513128299本科

以上“2025年江苏高考物理类51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江苏录取线都在515分左右(共有620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江苏物理类51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湖北大学简介: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建设书香校园,注重以文化人。多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网络文化优秀成果奖,连续3次获评“湖北省十佳书香校园”。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队获得全国冠军16次,5次代表中国出征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并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大学生龙狮团9次到国(境)外巡回展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摘得世界龙狮锦标赛冠军2项。近五年,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艺术节展演、“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等重大赛事活动中屡创佳绩,其中在“挑战杯”大学生学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斩获国家级特等奖1项,取得历史性突破。

内江师范学院简介:

学校简介“川中枢纽、成渝之心”“大千故里、书画之乡” 内江师范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坐落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四川省内江市。学校于1956年举办高等教育,秉承“明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践行“扎根地方、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发扬“团结奋进、负重自强”的内师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省属同类院校中办学条件优、学科门类齐、综合实力强,融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普通本科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于一体的本科院校。

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广泛。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工程。累计招收培养来自20余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国际学生300余名;聘请外籍高层次人才累计150余名。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先后与20余个国(境)外高校及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师生互访、合作办学和合作研究等系列项目40余个;设立“学生出国(境)研修奖学金”,遴选品学兼优的学生赴国(境)外合作高校研修,近年来,累计派出600余名师生赴外交流。

长沙学院简介:

长沙学院创建于1970年,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70年11月的长沙市革委会师训班、1978年7月的长沙基础大学、1983年5月的长沙大学。2004年由原长沙大学(专科)升格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长沙市为主管理”体制。学校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湖南省一本招生高校,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

科学研究 学校建有省重点实验室、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社科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30个。2010年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共计2397项,纵向科研项目经费近2.1亿元,承担国家自科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1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项、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079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42项,其中,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国家级)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1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