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高考物理类515分左右(513分、514分、515分、516分、51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内蒙古理科考生51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内蒙古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内蒙古高考分数线,内蒙古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471分。内蒙古理科515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内蒙古物理类51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7所):
省内:内蒙古工业大学(高收费)(最低494分)、赤峰学院(最低494分)。
省外: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最低517分)、上海戏剧学院(最低516分)、广东医科大学(最低515分)、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外合作)(最低514分)、广州中医药大学(最低513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内蒙古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1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7840名到第18059名,共有220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内蒙古物理类51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内蒙古工业大学(高收费) | 公办 | 494 | 22866 | 本一A |
2 | 赤峰学院 | 公办 | 494 | 22866 | 本一A |
2、2025内蒙古物理类51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公办 | 517 | 17620 | 本一A |
2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B) | 公办 | 516 | 17839 | 本一B |
3 | 北京林业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516 | 17839 | 本一A |
4 | 上海戏剧学院 | 公办 | 516 | 17839 | 本一A |
5 | 江苏大学 | 公办 | 515 | 18059 | 本一A |
6 | 广东医科大学 | 公办 | 515 | 18059 | 本一A |
7 | 中国计量大学 | 公办 | 514 | 18268 | 本一A |
8 |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514 | 18268 | 本一A |
9 | 东北师范大学(B) | 公办 | 513 | 18496 | 本一B |
10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513 | 18496 | 本一A |
以上“2025年内蒙古高考物理类51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内蒙古录取线都在515分左右(共有109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因服务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荣获2022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组织奖”(全国仅10所),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学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奖等众多竞赛最高奖项。毕业班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奖项超60%。学校位列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第15位。近三年,研究生省级以上竞赛获奖1241项,其中,国家级获奖516项。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5%以上,升学率(含出国)43.94%以上。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20余万人,校友中涌现出一批两院院士、部委领导、央企高管、战略专家、国际组织官员等杰出人才,众多校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学校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
江苏大学简介:
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以及首批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高校、首批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坚持学为中心、以本为本,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项,形成了以40个国家一流专业和一批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国家虚拟教研室为代表的优质教学资源;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维持高位稳定;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全国大学生重大赛事中表现优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连续9届喜捧“优胜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连续4届获得双金奖,校大学生男子排球队屡获全国冠军,女子足球队获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季军。
广东医科大学简介:
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列为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5月学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进入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世界大学排名中心(简称CWUR)和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榜单,2021年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3年获批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是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4 家依托单位之一, 与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华为等科创“高地”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牵头成立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湾区创新生态联盟和湛江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9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30个。“十三五”以来,获国家级科研项目24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8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收录论文2244篇,出版学术著作207部,获国家专利授权387件,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
2022年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清华大学?(附2017~2021年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