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490分算什么水平(全省排名位次多少)

更新:2025-02-22 14:52:41 新高考网

安徽高考490分难吗?在安徽高考490分什么概念?490分在安徽省能排多少名?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历年安徽高考物理类和历史类490分在全省位次排名,一起来看看安徽高考490分以上有多少人,能上什么大学,以供2025届考生填报志愿参考!

安徽高考490分算什么水平(全省排名位次多少)

一:在安徽高考490分算什么水平(近三年)

高考490分在安徽省算高吗?能排第几名?根据安徽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一分一段档次表可知:

1、2024年安徽高考490分排名

物理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139566-141050名,同分人数1485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25分(本科批465分),已经超出了安徽省54%的考生,属于中等水平。

历史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33214-33611名,同分人数398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28分(本科批462分),已经超出了安徽省75%的考生,属于中等水平。

2024年安徽高考本科批为物理类465分、历史类462分。若是物理类考生,安徽省49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线了;若是历史类考生,安徽省490分也已经达到本科批次线了,在填报志愿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规划,挑选一个好院校或者一个好专业!

2、2023年安徽高考490分排名

理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92025-93047名,同分人数1023人,超出本一批分数线8分(本一批482分),已经超出了安徽省52%的考生,属于中等水平。

文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27218-27675名,同分人数458人,超出本二批分数线50分(本二批440分),已经超出了安徽省51%的考生,属于中等水平。

3、2022年安徽高考490分排名

文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44860-45555名,同分人数696人,超出本二批分数线10分(本二批480分),已经超出了安徽省60%的考生,属于中等水平。

理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96577-97746名,同分人数1170人,超出本二批分数线55分(本二批435分),已经超出了安徽省50%的考生,属于中等水平。

二:安徽高考490分能上的大学

1、历史类

2025年安徽历史类49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芜湖学院(最低486分),安徽艺术学院(最低490分),巢湖学院(最低485分),安徽师范大学(最低481分),黄山学院(最低484分)。

省外:重庆工程学院(最低488分),咸阳师范学院(最低482分),渤海大学(最低488分),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最低489分),内蒙古财经大学(最低481分)。

2、物理类

2025年安徽物理类49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最低486分),黄山学院(最低482分),宿州学院(最低489分),池州学院(最低488分),阜阳理工学院(最低481分)。

省外:南昌工学院(最低481分),齐齐哈尔医学院(最低484分),吉林工商学院(最低490分),新疆和田学院(最低482分),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最低484分)。

附:安徽高考490分院校推荐

黄山学院

2024年黄山学院在安徽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476分(本科)、物理类482分(本科)。

黄山学院坐落在山水秀美、人文荟萃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徽省黄山市,是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1978 年,学校开始创办高等教育,1980年成立徽州师范专科学校;1997年12月,更名为黄山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4月,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徽州大专班整体并入;2000年8月,原黄山林业学校整体并入;2002年2月,升格为黄山学院;2012年1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12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2021年,分别与安徽理工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安徽科技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17年获批成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9年,获批安徽省立项建设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获批省级线上教学示范高校;2021年,获批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22年,获批安徽省院士工作站。

学校科研实力逐步提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进步奖、省科学技术奖、省社会科学奖和市科学技术奖等多个奖项。拥有安徽省仿真设计与现代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区域文化与智慧旅游融合效应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茶菊智能加工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育部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黄山学院分中心、教育部徽学研究中心黄山学院分中心、安徽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智能微系统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徽派建筑保护传承研究院、安徽省功率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筹)等10个省部级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0个市级工程研究(创新)中心和23个校级科研平台。获批安徽省科研创新团队4个,建有校级科研创新团队9个。获批建设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3个,建有6个校级重点学科,4个校级一流学科。成立校级科技开发中心,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各类人员申报专利,为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撑。2011年,学校进入安徽省高校发明专利十强,多次荣登年度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单,成功转让专利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