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宁夏高考60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理科)

更新:2025-02-26 15:23:03 新高考网

2025年宁夏高考物理类600分左右(598分、599分、600分、601分、60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宁夏理科考生60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宁夏高考60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理科)

参考宁夏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宁夏高考分数线,宁夏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432分。宁夏理科600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一、宁夏高考60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宁夏物理类60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南开大学(最低598分)、西北工业大学(最低596分)、电子科技大学(最低594分)、大连理工大学(最低593分)、天津大学(最低591分)。

二:宁夏物理类60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2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宁夏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0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433名到第449名,共有17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宁夏物理类60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南开大学公办598484本一
2西北工业大学公办596519本一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族班)公办594552本一
4电子科技大学公办594552本一
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公办593572本一
6大连理工大学公办593572本一
7天津大学公办591604本一
8同济大学(医学班)公办585720本一
9北京邮电大学公办582796本一
10四川大学公办579853本一

以上“2025年宁夏高考物理类60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宁夏录取线都在600分左右(共有12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宁夏物理类60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介:

柏彦故地,巍巍学府。春秋代序,峥嵘航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抗美援朝战场上,敌我空军力量悬殊。战争的迫切需求推动了新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向制造过渡,国家“急需办一所航空大学”。1951年,国家决定将北洋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航空系并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系,成立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将云南大学航空工程系并入四川大学航空系;将西南工业专科学校航空专修科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1952年,根据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要求,设立北京航空学院,由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1951年11月18日,华北大学工学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四川大学航空系合并成立。1952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学院成立大会在北京工业学院礼堂(原中法大学旧址)举行。1988年,北京航空学院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

学校名师荟萃,人杰地灵。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发布“蓝天新时代人才行动计划”,系统谋划人才队伍发展蓝图。成立国际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面向世界学术前沿建设一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突出“共建共有共享”的建设思路,大力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深化分类卓越的人才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分系列发展评价贯穿教师成长发展全过程、全周期,师资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学校教职工总数6191人,其中专任教师3025人。专任教师中,84%具有高级职称,89%具有博士学位。入选各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679人次,其中在校工作两院院士37人,领军人才294人次、青年人才370人次,国家级创新团队45个。人才队伍中涌现出众多国家一等奖获得者、领域专家和型号总师,以及一大批年轻有为、造诣精深的专家学者。完善“思想引领、榜样示范、底线约束”三位一体的教师思政工作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设立“立德树人奖”作为最高荣誉,连续6年评选表彰74位师德楷模。

大连理工大学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基本特质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

面向未来,学校将传承大工红色基因,发扬大工精神,以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践行“四个服务”历史使命,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特色,努力推动学校发展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四川大学简介: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学大师云集,名师荟萃。学校教学科研岗共6789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1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9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8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7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22人(2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含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负责人82人(8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71人(84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