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610分全省排名位次多少(算什么水平)

更新:2023-12-28 16:51:21 新高考网

江苏高考610分难吗?在江苏高考610分什么概念?610分在江苏省能排多少名?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历年江苏高考物理类和历史类610分在全省位次排名,一起来看看江苏高考610分以上有多少人,能上什么大学,以供2024届考生填报志愿参考!

江苏高考610分全省排名位次多少(算什么水平)

一:在江苏高考610分算什么水平(近三年)

高考610分在江苏省算高吗?能排第几名?根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一分一段档次表可知:

1、2023年江苏高考610分排名

历史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2671-2793名,同分人数123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36分(本科批474分),已经超出了江苏省94%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物理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24841-25495名,同分人数655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62分(本科批448分),已经超出了江苏省85%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2023年江苏高考本科批为历史类474分、物理类448分。若是历史类考生,江苏省61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线了;若是物理类考生,江苏省610分也已经达到本科批次线了,在填报志愿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规划,挑选一个好院校或者一个好专业!

2、2022年江苏高考610分排名

历史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416-447名,同分人数32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39分(本科批471分),已经超出了江苏省99%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物理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8737-9115名,同分人数379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81分(本科批429分),已经超出了江苏省96%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3、2021年江苏高考610分排名

历史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738-794名,同分人数57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34分(本科批476分),已经超出了江苏省99%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物理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4817-5039名,同分人数223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93分(本科批417分),已经超出了江苏省96%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二:江苏高考610分能上的大学

1、历史类

2024年江苏历史类61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南京师范大学(最低608分),南京师范大学(最低604分),苏州大学(最低610分),南京师范大学(最低606分),南通大学(最低606分)。

省外:上海师范大学(最低604分),郑州大学(最低605分),广东工业大学(最低602分),兰州大学(最低608分),中央民族大学(最低609分)。

2、物理类

2024年江苏物理类61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南京师范大学(最低608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低603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最低608分),南京中医药大学(最低603分),南京师范大学(最低608分)。

省外: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最低610分),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最低602分),河北工业大学(最低607分),兰州大学(最低603分),大连理工大学(最低600分)。

附:江苏高考610分院校推荐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2023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在江苏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580分(本科)、物理类602分(本科)。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征程。

学校依托大学理事会平台,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100余家大型能源电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承担重大研发项目,加快科技成果开发与产业化,连续两次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交(直)流试验示范工程特殊贡献单位”称号;学校多方位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与20余家地方政府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化交流与合作,在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学校积极推进校际合作,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实现高校之间的优势资源共享互补,促进校际协同创新。

2017年11月,学校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的奋斗目标: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是“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实现向研究型大学的实质转型,初步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此基础上,再用10—15年时间,到2035年左右,“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全面实现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明确了学校总体发展思路是坚持“一个根本”,紧扣“两大任务”,抓住“三个导向”、突出“四个重点”,即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紧扣立德树人和提高质量两大任务,抓住改革创新、特色发展、开放办学三个关键导向,突出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四个重点,带动学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