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海南高考55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

更新:2025-01-21 16:25:29 新高考网

2025年海南高考550分左右(548分、549分、550分、551分、55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海南考生55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海南高考55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

参考海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海南高考分数线,海南高考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83分。海南考生55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海南高考550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海南55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最低552分)、海南师范大学(最低547分)、海南师范大学(最低539分)、海南师范大学(最低536分)、海南医科大学(最低525分)。

省外:云南财经大学(最低552分)、浙江万里学院(最低551分)、桂林理工大学(最低550分)、河北工程大学(最低549分)、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最低548分)。

二:海南55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340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海南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5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22909到第23151名,共有243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海南55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公办55222661本科
2海南师范大学公办54723968本科
3海南师范大学公办53926094本科
4海南师范大学公办53626922本科
5海南医科大学公办52529966本科

2、2025海南55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河北经贸大学公办55222661本科
2云南财经大学公办55222661本科
3湖南科技大学公办55122908本科
4浙江万里学院公办55122908本科
5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公办55023151专科
6桂林理工大学公办55023151本科
7西华师范大学公办54923420本科
8河北工程大学公办54923420本科
9中北大学公办54823705本科
10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民办54823705本科

以上“2025年海南高考55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海南录取线都在550分左右(共有340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海南55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海南师范大学简介:

海南师范大学是海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海南省重点大学,海南省卓越师资、高级专门人才重要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师资精良,现有教职工2163人,其中专任教师及科研人员1404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88人,包含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海南省杰出人才4人,领军人才48人,拔尖人才216人,其他类高层次人才445人。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院士创新平台21个。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简介:

桂林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管理为主的高校。学校源于1956年原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历经五改归属、十易校名的发展历程,其中,1978年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桂林工学院,2009年正式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曲久辉为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教学科研条件良好。现有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政府院士工作站3个,广西重点学科24个(其中5个为优势特色学科),广西一流学科5个,广西重点实验室8个,广西工程研究中心6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广西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3个,广西科技智库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中-挪空间信息技术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1个。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学校被认定为“自治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简介:

河北工程大学是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高校,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河北省文明单位,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语典故之都”邯郸市。

人才培养质量较高,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建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个通过住建部评估专业、1个通过医学教育认证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3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4个双学士学位教育试点专业、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建校70余年来,培养了20余万毕业生,涌现出众多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高管、政界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