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高考物理类525分左右(523分、524分、525分、526分、52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重庆物理类考生52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重庆市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重庆高考分数线,重庆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27分。重庆物理类52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重庆物理类52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重庆中医药学院(最低528分)、重庆师范大学(最低518分)、重庆交通大学(最低516分)、重庆理工大学(最低512分)、重庆工商大学(最低510分)。
省外:青岛科技大学(最低527分)、西南科技大学(最低526分)、厦门理工学院(最低525分)、温州理工学院(最低524分)、南京晓庄学院(最低523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重庆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25分的考生在全市的位次范围是第46015名到第46574名,共有560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重庆物理类52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重庆中医药学院 | 公办 | 528 | 44926 | 本科 |
2 | 重庆师范大学 | 公办 | 518 | 50495 | 本科 |
3 | 重庆交通大学 | 公办 | 516 | 51692 | 本科 |
4 | 重庆理工大学 | 公办 | 512 | 53904 | 本科 |
5 | 重庆工商大学 | 公办 | 510 | 55030 | 本科 |
2、2025重庆物理类52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江西师范大学 | 公办 | 527 | 45443 | 本科 |
2 | 青岛科技大学 | 公办 | 527 | 45443 | 本科 |
3 | 广州医科大学 | 公办 | 526 | 46014 | 本科 |
4 | 西南科技大学 | 公办 | 526 | 46014 | 本科 |
5 | 北京工商大学 | 公办 | 525 | 46574 | 本科 |
6 | 厦门理工学院 | 公办 | 525 | 46574 | 本科 |
7 | 成都大学 | 公办 | 524 | 47121 | 本科 |
8 | 温州理工学院 | 公办 | 524 | 47121 | 本科 |
9 | 天津师范大学 | 公办 | 523 | 47654 | 本科 |
10 | 南京晓庄学院 | 公办 | 523 | 47654 | 本科 |
以上“2025年重庆高考物理类52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重庆录取线都在525分左右(共有263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重庆交通大学简介:
重庆交通大学是一所交通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51年,根据毛主席指示,为修建康藏公路、建设大西南,邓小平主持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创办学校,时名西南交通专科学校。1960年,组建重庆交通学院。随后成都工学院土木系、四川冶金学院冶金系、武汉水运学院水工系等相继并入。2000年,学校由交通部划转重庆市管理,为省部共建高校。2006年,学校更名为重庆交通大学,并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师资队伍素质优良。学校现有教职工2210人,其中专任教师1648人,高级职称教师约900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交通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重庆英才计划、重庆市“百名杰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巴渝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次。聘请多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以及一大批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业界精英担任学校特聘或兼职教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十大桥梁人物、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重庆市名师等获得者30余人。
青岛科技大学简介:
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创业双50强高校”,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现有普通本科生29000余人,研究生6500余人,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住鲁院士2人、聘任院士9人,国家杰青5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5人,其他国家高层次人才3人,长江系列学者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国家优青等国家级青年专家7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全国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0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领军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教授、青年学者等省级高层次人才88人。
南京晓庄学院简介:
南京晓庄学院是由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建、南京市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27年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是我国乡村师范教育发祥地,是近代中国教育家精神策源地。1951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复校。2000年,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和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合并建立南京晓庄学院。2014年,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并入。近百年来,南京晓庄学院始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命运与共,在教育改革、发展波澜壮阔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陶行知、蔡元培、赵叔愚、陈鹤琴、黄齐生、陈志潜、杨效春、秉志、江问渔、张宗麟、田汉等一大批名师先贤曾在此执教。学校传承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形成了“教学做合一”的校训、“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校风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学校致力“学术晓庄”建设,充分发挥学科科研引领作用。学校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发布国内第一本教师教育蓝皮书《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系统提出了推进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学校确立了以教师教育为主体,以新文科和新工科为两翼的三大学科体系,持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培养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与学术团队,注重科研产出能力,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不断提高综合科研实力,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近5年来,学校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0余篇,CSSCI、SCI、SSCI等收录期刊发文量大幅增长,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校获哲学社会科学、科学技术等省市优秀成果奖近100项,建有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等12个省级科研平台。学校获批3个“十四五”省级重点学科,14个“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67人,获批省产学研项目10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