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河北高考66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物理类)

更新:2025-01-25 13:53:17 新高考网

2025年河北高考物理类660分左右(658分、659分、660分、661分、66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河北物理类考生66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河北高考66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物理类)

参考河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河北高考分数线,河北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48分。河北物理类66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河北高考66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河北物理类66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最低660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低658分)、南京大学(最低663分)、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最低654分)、浙江大学医学院(最低653分)。

二:河北物理类66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6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河北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6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661名到第720名,共有60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河北物理类66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办660720本科
2中国人民大学公办658853本科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办658853本科
4南京大学公办663563本科
5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公办6541142本科
6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办6531223本科
7复旦大学医学院公办6501518本科
8西安交通大学公办6491606本科
9东南大学公办6402778本科
10电子科技大学公办6402778本科

以上“2025年河北高考物理类66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河北录取线都在660分左右(共有16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河北物理类66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位于创新求索、文化荟萃、包容并蓄的黄浦腹地,红墙映日、梧桐环绕。其前身是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96-1952)、震旦大学医学院(1911-1952)、同德医学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7年学校通过了“211工程”立项。2005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新的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点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进入“985”高校行列。2010年11月,学院成为卫生部与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一批十个重点高校中的一员。

医学院持续深化国际合作,注重对外交流,医学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已与21个国家和地区的70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开了了广泛的合作。推动加强和世界顶级大学的科研合作,建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单细胞组学与疾病研究中心、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共建 “全健康研究中心”。与12个国家的37所大学开展了约50个海外游学项目,本科生短期境外访学比例达50.4%。近年来,与世界一流院校合作,拓展并实施多个线上游学项目,使学生不出国门也能享受优质国际教育资源,提升国际视野。国际学生教育工作稳步发展,2020年顺利通过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组织的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成为目前全国首家唯一获得八年认证期的高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介:

柏彦故地,巍巍学府。春秋代序,峥嵘航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抗美援朝战场上,敌我空军力量悬殊。战争的迫切需求推动了新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向制造过渡,国家“急需办一所航空大学”。1951年,国家决定将北洋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航空系并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系,成立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将云南大学航空工程系并入四川大学航空系;将西南工业专科学校航空专修科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1952年,根据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要求,设立北京航空学院,由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1951年11月18日,华北大学工学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四川大学航空系合并成立。1952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学院成立大会在北京工业学院礼堂(原中法大学旧址)举行。1988年,北京航空学院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

8 参与建设国家实验室

电子科技大学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现有教职工3800余人,其中教师2600余人,教授700余人。截至目前,我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36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