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重庆高考56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历史类)

更新:2025-01-02 08:47:10 新高考网

2025年重庆高考历史类560分左右(558分、559分、560分、561分、56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重庆历史类考生56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重庆高考56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历史类)

参考重庆市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重庆高考分数线,重庆历史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28分。重庆历史类56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重庆高考56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重庆历史类56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内:西南政法大学(最低555分)、西南大学(最低552分)。

省外:山西大学(最低562分)、东北农业大学(最低560分)、上海海事大学(最低559分)。

二:重庆历史类56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75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重庆历史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60分的考生在全市的位次范围是第4731名到第4833名,共有103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重庆历史类56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西南政法大学公办5555449本科
2西南大学公办5525824本科

2、2025重庆历史类56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中央美术学院公办5624624本科
2山西大学公办5624624本科
3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公办5604833本科
4湖南师范大学公办5604833本科
5北京体育大学公办5604833本科
6东北林业大学公办5604833本科
7东北农业大学公办5604833本科
8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公办5594953本科
9上海理工大学公办5594953本科
10上海海事大学公办5594953本科

以上“2025年重庆高考历史类56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重庆录取线都在560分左右(共有75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重庆历史类56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中央美术学院简介:

中央美术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现设有中国画学院、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壁画系、造型学科基础部、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修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书法学院十六个专业院系,并设有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和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学院每年招收中专生(附中)、专科生(成人教育)、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各类进修生。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7556人,其中:本科生4136人,硕士研究生1366人,博士研究生320人,留学生259人,附中学生917人,其他学生558人。学院教学科研面积共占地495亩,总建筑面积24.7万平方米。

新中国建立前,中央美术学院在曲折的办学历程中,吸引了许多艺术名家担任教职,其中既有中国画-大师,如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吕凤子、陈之佛、蒋兆和、叶浅予、傅鑫畲、吴镜汀、李苦禅、李可染、王雪涛等,又有从海外留学归来的艺术大师和史论家,如林风眠、徐悲鸿、吴法鼎、闻一多、滕固、吴作人、常书鸿、艾青、庞薰琹、王临乙、滑田友、朱光潜等,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文艺界人士也曾在我校任教或兼课,如郁达夫、周作人、谢冰心、熊佛西、萧友梅、刘天华等,培养出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人才,如王子云、刘开渠、谭祖尧、冼星海、雷圭元、李剑晨、王曼硕、傅天仇等。

北京体育大学简介:

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7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共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近100个。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3000余名,其中本科生9800余名,研究生3500余名。近5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超过北京地区高校平均就业率水平。

东北农业大学简介:

学校设有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现有1个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12个黑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ESI全球前1‰学科领域,8个ESI全球前1%学科领域。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5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3个,入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4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2 735人,其中本科生24781人、研究生7628人、外国留学生326人,是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项目2个,国家级课程34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3个,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5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个,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科技小院10个,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示范基地1个,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特色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规划教材5本(第一主编),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1本(第一主编),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首届黑龙江省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15本,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4篇。建校至今,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既有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创新型”人才,也有遍布全国的“复合型”人才,更有活跃在黑龙江省和全国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