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高考物理类660分左右(658分、659分、660分、661分、66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辽宁物理类考生66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辽宁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辽宁高考分数线,辽宁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368分。辽宁物理类66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辽宁物理类66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6所):
省内:大连理工大学(最低640分)。
省外:北京师范大学(最低662分)、北京邮电大学(最低660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最低658分)、西北工业大学(最低663分)、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最低657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辽宁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6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2154名到第2254名,共有101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辽宁物理类66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大连理工大学 | 公办 | 640 | 5273 | 本科 |
2、2025辽宁物理类66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北京师范大学 | 公办 | 662 | 2068 | 本科 |
2 | 北京邮电大学 | 公办 | 660 | 2254 | 本科 |
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公办 | 658 | 2468 | 本科 |
4 | 西北工业大学 | 公办 | 663 | 1986 | 本科 |
5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 公办 | 657 | 2606 | 本科 |
6 | 国防科技大学 | 公办 | 654 | 3001 | 本科 |
7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 公办 | 652 | 3285 | 本科 |
8 | 华东师范大学 | 公办 | 651 | 3428 | 本科 |
9 | 上海财经大学 | 公办 | 650 | 3561 | 本科 |
10 | 中山大学 | 公办 | 649 | 3711 | 本科 |
以上“2025年辽宁高考物理类66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辽宁录取线都在660分左右(共有19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北京邮电大学简介:
六十余载风雨砥砺,六十余载春华秋实。明光之北、蓟门之南,古老的城墙,见证了永不消逝的电波;鸿雁翱翔、银杏巍巍,坚实的土地,承载了信息黄埔的传奇。
学校创办于1955年,初名为北京邮电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院校之一;1993年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1998年入选全国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2011年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2022年均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两个学科群入选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建校六十余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传邮万里 国脉所系”的家国情怀,形成了信息科技背景浓郁、学科专业优势突出、育人实践特色鲜明的办学格局,走出了一条高举党的旗帜,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战略,对外开放融通的奋进之路,为挺起中国信息通信产业的脊梁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防科技大学简介:
国防科技大学,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著名的“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哈军工”创办于抗美援朝期间,是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学院,其卓越的办学成效铸就了我国国防科技和高等教育史上一座丰碑。1970年,学院主体南迁长沙,改名为长沙工学院。1978年,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999年,长沙炮兵学院、长沙工程兵学院和长沙政治学院并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中央军委决策,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并将军委装备发展部第63研究所划入,重建国防科技大学,归军委建制领导。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化办学工作,是我军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每年选派优秀本科学员参加国际学术竞赛,选派优秀研究生赴国外联合培养、攻读博士学位和参加高水平会议。学校还通过多种形式邀请国外著名专家来校讲学交流,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学术竞赛、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定期邀请外军代表团来访。
中山大学简介: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通过部省共建,在国家、地方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大学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形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特质。
在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中,中山大学汇聚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名家大师,学术文脉积淀深厚。邓植仪、丁颖、冯友兰、郭沫若、鲁迅、傅斯年、顾颉刚、商承祚、何思敬、赵元任、周谷城、梁伯强、蒲蛰龙、王亚南、刘节、岑仲勉、王起、柯麟、陈寅恪、姜立夫、杨荣国、梁方仲、容庚、高兆兰、谢志光、陈耀真、陈心陶、林树模、秦光煜、钟世藩、周寿恺、董每戡、戴镏龄、高由禧等著名学者先后在本校任教。近年来,中山大学吸引集聚了一大批海内外优秀的学术英才,奋斗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致力于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5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要考多少分才能上(录取分数线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