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云南高考60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文科)

更新:2025-03-24 17:40:28 新高考网

2025年云南高考历史类600分左右(598分、599分、600分、601分、60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云南文科考生60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云南高考60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文科)

参考云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云南高考分数线,云南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550分。云南文科600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一、云南高考60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云南历史类60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7所):

省内:云南大学(最低597分)、云南中医药大学(最低577分)。

省外:上海外国语大学(预科)(最低602分)、郑州大学(最低601分)、北京体育大学(最低600分)、合肥工业大学(最低599分)、北京语言大学(最低598分)。

二:云南历史类60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25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云南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0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3164名到第3268名,共有105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云南历史类60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云南大学公办5973662本一
2云南中医药大学公办5777146本一

2、2025云南历史类60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中南大学(预科)公办6023017本一
2上海外国语大学(预科)公办6023017本一
3兰州大学(护理学专业)公办6013163本一
4郑州大学公办6013163本一
5山东大学(预科)公办6003268本一
6北京体育大学公办6003268本一
7西南财经大学(预科)公办5993396本一
8合肥工业大学公办5993396本一
9南昌大学公办5983524本一
10北京语言大学公办5983524本一

以上“2025年云南高考历史类60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云南录取线都在600分左右(共有125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云南历史类60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中南大学简介:

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

中南大学历经百年办学积淀,顺应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势,弘扬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力行“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风,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团结奋进,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北京体育大学简介:

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7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共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近100个。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20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3项、主动健康与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获奖27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创刊于1966年,现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来源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武汉大学RCCSE权威期刊。《体育运动科学(英文)》)(Journal of Science in Sport and Exercise)SSEJ创办于2019年,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北京体育大学主办的体育科学领域的英文学术期刊。

北京语言大学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唯一以“语言”命名、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主要使命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建校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国际中文教育为特色,以语言教育和研究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世界知名大学。

北语是培养知华友华国际人才的排头兵和培养各领域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德行言语、敦睦天下”的校训和“爱国担当、诚朴厚德、求真创新、开放包容”的大学精神,注重培养具备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和各类优秀人才。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4个。学校着力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有联合国及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验班、语言智能与技术实验班、金融学专业实验班三个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新建国内高校中第一个语言学系和第一个“语言学”本科专业,“中文国际传播”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迄今为止,学校为世界上189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2万余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为我国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优秀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成为学界、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