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云南高考54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大学(理科)

更新:2025-03-26 12:14:42 新高考网

2025年云南高考物理类540分左右(538分、539分、540分、541分、54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云南理科考生54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云南高考54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大学(理科)

参考云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云南高考分数线,云南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505分。云南理科540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一、云南高考54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云南物理类54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昆明理工大学(最低536分)、云南师范大学(定向西藏就业)(最低536分)、昆明医科大学(最低528分)、云南大学(乡村振兴专项预科)(最低523分)、云南中医药大学(最低522分)。

省外: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最低542分)、浙江财经大学(中外合作)(最低541分)、长江大学(最低540分)、西华大学(最低539分)、温州大学(最低538分)。

二:云南物理类54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76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云南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4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28555名到第29025名,共有471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云南物理类54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昆明理工大学公办53630906本一
2云南师范大学(定向西藏就业)公办53630906本一
3昆明医科大学公办52834935本一
4云南大学(乡村振兴专项预科)公办52337518本一
5云南中医药大学公办52238020本一

2、2025云南物理类54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南昌大学公办54228090本一
2河北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公办54228090本一
3上海大学(预科)公办54128554本一
4浙江财经大学(中外合作)公办54128554本一
5宁波大学(中外合作)公办54029025本一
6长江大学公办54029025本一
7四川师范大学公办53929517本一
8西华大学公办53929517本一
9华中农业大学(预科)公办53829950本一
10温州大学公办53829950本一

以上“2025年云南高考物理类54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云南录取线都在540分左右(共有176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云南物理类54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云南师范大学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百所高校之一。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昆明合组西南联合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组成联大的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整建制留在昆明独立办学,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历经85载的更迭发展,学校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4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人民教师的摇篮”。

南昌大学简介:

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江西省一流大学整体建设高校。

迈入新征程,展现新作为。站在新的起点,南昌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推动思想再解放、目标再明确、能力再提升、作风再转变、力量再凝聚,积极落实“人才强校、特色创新、产教融合”三大战略,朝着创建具有“江西底色、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宏伟目标奋勇前行!

河北师范大学简介:

河北师范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高校。学校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具有12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光荣的办学传统。1996年6月,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与创建于1952年的河北教育学院、创建于1984年的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共建河北师范大学。

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获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14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一流本科课程21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3个,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案例库收录教学案例34篇;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一流本科课程47门、本科教育创新高地7个、品牌特色专业8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0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学校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入选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院校。近年来,共获得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