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要考多少分才能上?
2024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最容易考上的是河南省(本科一批文科)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528分(分差7分);最难考上的是甘肃省(本科批C段物理类)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523分(分差153分)。
2025年高考要考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1、上海(本科批)考生预测460分能上,上海(专科批)考生预测248分能上。
2、四川(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539分、历史类523分能上。
3、山东(一段)考生预测513分能上。
4、黑龙江(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79分、历史类514分能上。
5、安徽(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566分、历史类557分能上。
其它省份预测,详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究竟2025年需要考多少分能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今年好不好考?比去年难还是更容易,以下为2024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多少分可以被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可对比参考。
招生省份(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分差 |
---|---|---|---|---|
上海(本科批) | 综合类 | 461 | 403 | 58 |
上海(专科批) | 综合类 | 246 | - | - |
新疆(本科二批) | 理科 | 372 | 262 | 110 |
文科 | 354 | 304 | 50 | |
单列类(选考外语)(文科) | 328 | 304 | 24 | |
安徽(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物理类 | 563 | - | - |
安徽(本科批) | 物理类 | 570 | 465 | 105 |
历史类 | 556 | 462 | 94 | |
甘肃(本科批C段) | 物理类 | 495 | 370 | 125 |
历史类 | 509 | 421 | 88 | |
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 | 490 | 370 | 120 | |
广东(本科批) | 物理类 | 540 | 442 | 98 |
历史类 | 527 | 428 | 99 | |
贵州(本科批) | 物理类 | 391 | 380 | 11 |
历史类 | 519 | 442 | 77 | |
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 | 482 | 380 | 102 | |
预科(物理类) | 431 | 380 | 51 | |
河北(本科批) | 历史类 | 569 | 449 | 120 |
物理类 | 528 | 448 | 80 | |
湖北(本科批) | 物理类 | 570 | 437 | 133 |
山东(普通类一段) | 综合类 | 515 | 444 | 71 |
广西(本科批) | 物理类 | 456 | 371 | 85 |
历史类 | 520 | 400 | 120 | |
陕西(本科二批) | 理科 | 472 | 372 | 100 |
云南(本科二批及预科) | 文科 | 541 | 480 | 61 |
理科 | 503 | 420 | 83 | |
预科(理科) | 460 | 420 | 40 | |
江苏(本科批) | 历史类 | 552 | 478 | 74 |
物理类 | 559 | 462 | 97 | |
海南(本科批) | 综合类 | 593 | 483 | 110 |
福建(本科批) | 物理类 | 551 | 449 | 102 |
湖南(本科批) | 物理类 | 526 | 422 | 104 |
江西(本科批) | 历史类 | 546 | 463 | 83 |
物理类 | 558 | 448 | 110 | |
河南(本科一批) | 文科 | 528 | 521 | 7 |
理科 | 555 | 511 | 44 | |
四川(本科二批) | 文科 | 521 | 457 | 64 |
理科 | 537 | 459 | 78 | |
四川(本科一批) | 理科 | 574 | 539 | 35 |
宁夏(本科二批) | 理科 | 428 | 371 | 57 |
文科 | 464 | 419 | 45 | |
浙江(平行录取一段) | 综合类 | 580 | 492 | 88 |
天津(本科批A段) | 综合类 | 557 | 475 | 82 |
黑龙江(本科批) | 物理类 | 477 | 360 | 117 |
历史类 | 513 | 410 | 103 | |
山西(本科二批A段) | 理科 | 496 | 418 | 78 |
文科 | 502 | 446 | 56 | |
重庆(本科批) | 物理类 | 510 | 427 | 83 |
辽宁(本科批) | 物理类 | 504 | 368 | 136 |
专业录取分及位次排名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是工学见长,管理学和艺术学特色鲜明,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理学、医学、经济学、文学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牵头单位、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试点建设单位。2017年被列为上海市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把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作为重中之重。现有教职工近2000人,其中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1500余人,博士占比超过60%。各类国家级人才25名,省部级人才及上海市各类人才项目获批者14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