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要考多少分才能上?
2024年贵州师范大学最容易考上的是浙江省(平行录取一段)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492分(分差0分);最难考上的是广西省(本科批历史类)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547分(分差147分)。
2025年高考要考上贵州师范大学:
1、贵州(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384分、历史类452分能上。
2、陕西(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54分、历史类487分能上。
3、山东(一段)考生预测494分能上。
4、安徽(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514分能上。
5、河北(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89分、历史类494分能上。
其它省份预测,详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究竟2025年需要考多少分能上贵州师范大学?今年好不好考?比去年难还是更容易,以下为2024年贵州师范大学多少分可以被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可对比参考。
招生省份(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分差 |
---|---|---|---|---|
贵州(本科批) | 地方专项计划(历史类) | 501 | 442 | 59 |
地方专项计划(物理类) | 428 | 380 | 48 | |
物理类 | 385 | 380 | 5 | |
历史类 | 450 | 442 | 8 | |
国家专项计划(历史类) | 475 | 442 | 33 | |
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 | 410 | 380 | 30 | |
预科(物理类) | 471 | 380 | 91 | |
预科(历史类) | 515 | 442 | 73 | |
河南(本科二批) | 文科 | 521 | 428 | 93 |
理科 | 501 | 396 | 105 | |
其他单列(文科) | 483 | 428 | 55 | |
其他单列(理科) | 488 | 396 | 92 | |
较高收费(文科) | 458 | 428 | 30 | |
四川(本科二批) | 国际通识教育课程(文科) | 457 | 457 | 0 |
国际通识教育课程(理科) | 494 | 459 | 35 | |
理科 | 521 | 459 | 62 | |
文科 | 521 | 457 | 64 | |
黑龙江(本科批) | 物理类 | 425 | 360 | 65 |
历史类 | 480 | 410 | 70 | |
湖南(本科批) | 历史类 | 539 | 438 | 101 |
物理类 | 527 | 422 | 105 | |
江西(本科批) | 物理类 | 501 | 448 | 53 |
历史类 | 532 | 463 | 69 | |
广东(本科批) | 历史类 | 492 | 428 | 64 |
物理类 | 527 | 442 | 85 | |
广西(本科批) | 物理类 | 500 | 371 | 129 |
历史类 | 540 | 400 | 140 | |
陕西(本科二批) | 文科 | 484 | 397 | 87 |
理科 | 451 | 372 | 79 | |
云南(本科提前批) | 文科 | 570 | - | - |
云南(本科二批及预科) | 文科 | 538 | 480 | 58 |
理科 | 493 | 420 | 73 | |
河北(本科批) | 物理类 | 487 | 448 | 39 |
历史类 | 495 | 449 | 46 | |
浙江(平行录取一段) | 综合类 | 492 | 492 | 0 |
重庆(本科批) | 物理类 | 526 | 427 | 99 |
历史类 | 528 | 428 | 100 | |
山东(普通类一段) | 综合类 | 492 | 444 | 48 |
山西(本科二批A段) | 文科 | 496 | 446 | 50 |
理科 | 474 | 418 | 56 | |
安徽(本科批) | 物理类 | 513 | 465 | 48 |
专业录取分及位次排名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1950年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54年教育部委托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85年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发展,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等,先后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入选“国家级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高校。
现有花溪、白云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780余亩。设有25个学院、1所继续教育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3.4万人,教职工262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16人,师资中有教授337人、副教授651人,有相关国家级人才计划人选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3人。获国家级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人才称号和荣誉称号90人次;获贵州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等省级人才称号和荣誉称号230余人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