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高考物理类690分左右(688分、689分、690分、691分、69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安徽物理类考生69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安徽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安徽高考分数线,安徽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65分。安徽物理类69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安徽物理类69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6所):
省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低680分)。
省外:北京大学医学部(最低691分)、复旦大学(最低693分)、上海交通大学(最低686分)、浙江大学(最低685分)、复旦大学(最低681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安徽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9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158名到第186名,共有29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安徽物理类69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公办 | 680 | 601 | 本科 |
2、2025安徽物理类69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北京大学医学部 | 公办 | 691 | 155 | 本科 |
2 | 复旦大学 | 公办 | 693 | 114 | 本科 |
3 | 复旦大学医学院 | 公办 | 686 | 318 | 本科 |
4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公办 | 686 | 297 | 本科 |
5 | 上海交通大学 | 公办 | 686 | 294 | 本科 |
6 | 浙江大学 | 公办 | 685 | 344 | 本科 |
7 | 复旦大学 | 公办 | 681 | 537 | 本科 |
8 | 南京大学 | 公办 | 678 | 675 | 本科 |
9 | 南京大学 | 公办 | 678 | 706 | 本科 |
10 | 北京理工大学 | 公办 | 676 | 835 | 本科 |
以上“2025年安徽高考物理类69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安徽录取线都在690分左右(共有29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复旦大学简介: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学科门类;2021年,学校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比首轮增加3个入选学科。
复旦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办学声誉,全球声誉位居世界前50,位于中国内地前列;在全国第五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建设成效显著提升。文、社、理、工、医五大学科门类均有较高国际声誉,位居世界前100。学校共有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率先启动建设全国首个“交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13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学校致力于以最佳状态持续稳定奉献文明进步,积极落实17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综合影响力位居世界高校前列,并在SDG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和SDG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等领域中获得全球公认的突出性成就。在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6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南京大学简介:
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南京大学目前拥有仙林、鼓楼、浦口、苏州四个校区,有40个院系,本科生14714人、硕士研究生18103人、博士研究生9430人、留学生1396人。现有“双一流”建设学科1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本科专业9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0基地14个。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1个,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1个,各类省部级科研平台80余个。
北京理工大学简介:
学校建筑总面积超300万平方米。设有22个专业学院、7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等8个新型教研机构,设有29个基层党委、2个党总支、1个直属党支部。
北京理工大学宣传片:https://www.bit.edu.cn/gbxxgk/dqgz_sjb/948fb68edb3f4e7b8f9d67feafee2c0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