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高考物理类475分左右(473分、474分、475分、476分、47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贵州物理类考生47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贵州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贵州高考分数线,贵州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380分。贵州物理类47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贵州物理类47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贵州医科大学(最低474分)、遵义医科大学(最低472分)、贵州师范大学(最低471分)、贵州师范大学(最低470分)、贵州财经大学(最低461分)。
省外:浙江科技大学(最低477分)、福建农林大学(最低476分)、景德镇陶瓷大学(最低475分)、集美大学(最低474分)、河北科技大学(最低473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贵州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7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69196名到第69969名,共有774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贵州物理类47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贵州医科大学 | 公办 | 474 | 70361 | 本科 |
2 | 遵义医科大学 | 公办 | 472 | 71653 | 本科 |
3 | 贵州师范大学 | 公办 | 471 | 72667 | 本科 |
4 | 贵州师范大学 | 公办 | 470 | 73449 | 本科 |
5 | 贵州财经大学 | 公办 | 461 | 81140 | 本科 |
2、2025贵州物理类47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浙江科技大学 | 公办 | 477 | 67687 | 本科 |
2 | 大连交通大学 | 公办 | 476 | 68652 | 本科 |
3 | 福建农林大学 | 公办 | 476 | 68912 | 本科 |
4 | 武汉科技大学 | 公办 | 475 | 69792 | 本科 |
5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公办 | 475 | 69869 | 本科 |
6 | 河北医科大学 | 公办 | 474 | 70308 | 本科 |
7 | 集美大学 | 公办 | 474 | 70211 | 本科 |
8 | 浙江理工大学 | 公办 | 473 | 71307 | 本科 |
9 | 长江大学 | 公办 | 473 | 71507 | 本科 |
10 | 河北科技大学 | 公办 | 473 | 70806 | 本科 |
以上“2025年贵州高考物理类47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贵州录取线都在475分左右(共有206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武汉科技大学简介:
武汉科技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和湖北省“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历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中南钢铁工业学校等传承与发展,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8年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成为第一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划转院校。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百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25万余人。一大批杰出校友成长为院士、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大型钢铁企业掌门人,学校被誉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河北医科大学简介:
河北医科大学是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初名北洋医学堂,1894年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于天津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西医院校。
辛亥革命后,1912年1月19日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发《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北洋医学堂改为北洋医学校。1912年10月22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又颁发《专门学校令》“十六”号令,据此1913年(民国二年)9月北洋医学校更名为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并开始招收本科生。
浙江理工大学简介:
浙江理工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是一所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特色鲜明的工科强校、多学科兼具的综合性大学。
今天的浙江理工大学以工为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理、工、文、经、管、法、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进入“三校区一中心”的发展新格局,下设19个学院(教研部),举办1所独立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7759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研究生838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