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类440分左右(438分、439分、440分、441分、44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青海理科考生44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青海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青海高考分数线,青海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343分。青海理科440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青海物理类44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内:青海民族大学(藏汉双语授课)(最低435分)。
省外:南京医科大学(最低442分)、浙江传媒学院(最低441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最低440分)、上海师范大学(最低438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青海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4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5314名到第5374名,共有61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青海物理类44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青海民族大学(藏汉双语授课) | 公办 | 435 | 5771 | 本一 |
2、2025青海物理类44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南京医科大学 | 公办 | 442 | 5244 | 本一 |
2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公办 | 441 | 5313 | 本一 |
3 | 长沙理工大学 | 公办 | 441 | 5313 | 本一 |
4 | 浙江传媒学院 | 公办 | 441 | 5313 | 本一 |
5 | 南京财经大学 | 公办 | 440 | 5374 | 本一 |
6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 | 公办 | 440 | 5374 | 本一 |
7 |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 公办 | 438 | 5531 | 本一 |
8 | 宁波大学 | 公办 | 438 | 5531 | 本一 |
9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民族班) | 公办 | 438 | 5531 | 本一 |
10 | 上海师范大学 | 公办 | 438 | 5531 | 本一 |
以上“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类44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青海录取线都在440分左右(共有73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南京医科大学简介:
南京医科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医学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抗战时期更名为国立江苏医学院。1957年,由镇江迁至南京,更名为南京医学院。1962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六年制医药院校。1981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 学校建有江宁校区、五台校区和常州校区(筹),校本部有教职工2000多人。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科学院院士7人(含工作站),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1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3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0余人次。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其中,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3个。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4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学位授权点覆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文学7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4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四期)6个。在新一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整体实力稳中有进;13个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设有19个学院(含一个独立设置二级学院),拥有25个本科专业,3 个本(硕)博贯通培养专业方向,3个“5+3”本硕一体化专业方向,在校学生总数近2万人。学校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全校专业总数近八成,建有一大批国家级教学平台和课程资源,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一等奖1项)。学校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广受社会各界好评,毕业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位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学校建有生殖医学与子代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环境与人类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肿瘤个体化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30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创新中心)。拥有国内一流的医学模拟教育中心和江苏省医药动物实验基地,建有省内唯一的省级卫生政策智库—江苏省健康研究院。学校积极面向生命健康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组建了基础科学中心、创新研究群体等重大科技创新团队;承担各类重大、重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近百项;代表性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学》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获得了以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项。 学校坚持“开门办学”,与各级政府,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建立了形式多样的联系与合作。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日本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医学院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 “十四五”期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一流学科、一流附属医院和一流办学条件,凝心聚力、统筹施策、开拓创新、改革攻坚,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双一流”医科大学。
(2024年6月更新)
浙江传媒学院简介:
学校拥有杭州钱塘和桐乡乌镇两个校区,占地1355.14亩。设有18个二级学院(部),本科在校生13300余人,研究生近1000人,留学生400余人,教职员工1400余人,其中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和行业高端人才150余人。
学校与五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了合作和交流关系,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英国博尔顿大学合作举办本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是欧盟“伊拉斯谟”项目单位,是教育部国际人文交流与传媒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单位,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国别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实施单位,是教育部港澳台办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招生计划院校和浙江省对台交流基地、浙江省高校台湾青年创业创新平台高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并与自然资源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于名校荟萃的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是一所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2017年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活跃。学校已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德国汉诺威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俄罗斯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与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院校及科研机构有交流合作关系,获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5项,执行国家级引智项目88项。现依托“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在纳米比亚大学建有孔子学院。
2022年河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北京大学?(附2017~2021年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