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类475分左右(473分、474分、475分、476分、47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青海理科考生47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青海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青海高考分数线,青海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343分。青海理科475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青海物理类47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7所):
省内:青海大学(藏汉双语授课)(最低451分)、青海师范大学(藏汉双语授课)(最低450分)。
省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最低477分)、南昌大学(最低476分)、南京理工大学(民族预科班)(最低475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最低474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最低473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青海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7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2980名到第3027名,共有48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青海物理类47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青海大学(藏汉双语授课) | 公办 | 451 | 4543 | 本一 |
2 | 青海师范大学(藏汉双语授课) | 公办 | 450 | 4632 | 本一 |
2、2025青海物理类47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中国农业大学(民族预科班) | 公办 | 477 | 2939 | 本一 |
2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公办 | 477 | 2939 | 本一 |
3 | 武汉理工大学 | 公办 | 476 | 2979 | 本一 |
4 | 南昌大学 | 公办 | 476 | 2979 | 本一 |
5 | 南京理工大学(民族预科班) | 公办 | 475 | 3027 | 本一 |
6 | 北京外国语大学(民族预科班) | 公办 | 474 | 3078 | 本一 |
7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公办 | 474 | 3078 | 本一 |
8 | 北京化工大学 | 公办 | 473 | 3143 | 本一 |
9 | 北京工业大学 | 公办 | 473 | 3143 | 本一 |
10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公办 | 473 | 3143 | 本一 |
以上“2025年青海高考物理类47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青海录取线都在475分左右(共有69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青海大学简介:
青海大学坐落于高原古城——夏都西宁。学校前身为青海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60年11月,与青海农牧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合并为青海大学,1969年被撤销。1971年恢复青海工农学院,设有工、农两大学科。1988年恢复青海大学。1997年10月,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青海大学。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学院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2004年青海医学院并入,组建成新的青海大学。
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了一所以工、农、医、管、经、理、法、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占地3239.88亩,面向全球和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近21000人、研究生50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5217人(其中,教学科研单位2087人,附属医院3130人),博士近800人,专业技术人员1821人,高级职称943人,具有正高职称的294人(二级教授22人),国家级人才4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2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简称“北外”)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在三环路两侧分设东、西两个校区,是教育部直属、首批“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国际论坛》《外语教育研究前沿》4种CSSCI来源刊物,《国际汉学》《中国俄语教学》等2种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出版其他中文学术期刊7种;主办ESCI英语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中国应用语言学)及其他多语种期刊共12种,覆盖英、法、西、阿、俄、德、葡等7个语种。学校有全国最大的外语类书籍、音像和电子产品出版基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通过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先后与全球34个国家(地区)104所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联合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环境科学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现有各类留学生356人。学校国际化办学实现了由“以外促内”向“走出去作为”的转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已逐步成为我国开展农业国际交流合作和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高地。主导成立的“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影响广泛。牵头在丝路沿线国家建立8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和4个海外人才培养基地。与杨凌示范区共建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牵头成立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组建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现代农业国际联合实验室、加入上合组织大学(牵头现代农业方向)。学校巴拉诺维奇国立大学孔子课堂于2021年2月正式挂牌成立运行。
贵州高考320分左右历史类能上什么专科学校(2025好大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