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甘肃高考51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大学(物理类)

更新:2025-01-09 12:17:52 新高考网

2025年甘肃高考物理类510分左右(508分、509分、510分、511分、51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甘肃物理类考生51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甘肃高考51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大学(物理类)

参考甘肃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甘肃高考分数线,甘肃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370分。甘肃物理类51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甘肃高考51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甘肃物理类51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兰州交通大学(最低512分)、西北师范大学(最低511分)、兰州理工大学(最低511分)、兰州交通大学(最低508分)、兰州理工大学(最低511分)。

省外:天津中医药大学(最低512分)、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最低511分)、河北中医药大学(最低510分)、江苏师范大学(最低509分)、大连医科大学(最低508分)。

二:甘肃物理类51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464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甘肃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1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28610名到第28957名,共有348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甘肃物理类51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兰州交通大学公办51228242本科
2西北师范大学公办51128609本科
3兰州理工大学公办51128609本科
4兰州交通大学公办50829724本科
5兰州理工大学公办51128609本科

2、2025甘肃物理类51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延边大学公办51228242本科
2天津中医药大学公办51228242本科
3北京语言大学公办51128609本科
4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外/港澳51128609本科
5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办51028957本科
6河北中医药大学公办51028957本科
7扬州大学公办50929328本科
8江苏师范大学公办50929328本科
9浙江理工大学公办50829724本科
10大连医科大学公办50829724本科

以上“2025年甘肃高考物理类51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甘肃录取线都在510分左右(共有464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甘肃物理类51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兰州理工大学简介:

兰州理工大学坐落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入选高校,国家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不断拓展合作交流空间,与美国阿克伦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俄罗斯南俄国立技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中原大学、昆山科技大学、静宜大学等40余所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东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对口支援高校,近年来500多名教师出国(境)访学交流。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与英国思克莱德大学、美国田纳西科技大学开展本科“2+2”国际班项目,与美国阿克伦大学开展“3+2”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获批建设乌克兰文尼察国立技术大学孔子学院,加入“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项目院校,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生资格。

兰州交通大学简介:

兰州交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由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部分系科分划组建而成的我国第三所铁路高校。学校目前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孔子学院授权建设单位,教育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三对一”对口支援高校。学校是教育部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铁路科普基地、国家北斗科普基地、教育部文化传承基地和西北地区小语种培训基地等一大批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产学研合作,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在土木结构、环境保护、信息工程、自动控制、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装备制造、绿色能源、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形成了核心技术和优势产业,部分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水平。参与了青藏、兰新、兰渝等多个铁路重大项目的研究与建设工作,是全国承担青藏铁路科研项目最早的高校,解决了青藏铁路冻土这一世界性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现有“西北干寒地区材料与结构耐久性研究”等4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道桥工程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铁道车辆热工”“聚光太阳热能产业关键技术与装备”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有铁路四电BIM与智能应用铁路重点实验室、高原铁路运输智慧管控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轨道交通研究中心、甘肃省黄河水环境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测绘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等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集成电路产业研究院、甘肃省太阳能光热产业研究院、甘肃省微电子产业研究院等3个省级研究院,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数达到72个。2023年,国际期刊Journal of Geovisualization and Spatial Analysis被EI数据库正式收录。

大连医科大学简介:

大连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时称关东医学院。1949年并入大连大学,称大连大学医学院。1950年撤销大连大学建制,大连医学院独立。1969年大连医学院举校南迁贵州省遵义市,建立遵义医学院。1978年在大连市原址复办,仍称大连医学院。1994年更名为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搬迁至大连市旅顺口区新校园。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医学为主,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和哲学等多学科发展的医科大学,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有部级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工程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科技平台54个。“十三五”以来,学校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750余项;我校自主培养“杰青”项目3项;以大连医科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SCI论文5700篇,进入ESI高被引论文65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作为参与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