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黑龙江高考635分能报考上哪些大学(物理类)

更新:2025-01-31 09:40:19 新高考网

2025年黑龙江高考物理类635分左右(633分、634分、635分、636分、63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黑龙江物理类考生63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黑龙江高考635分能报考上哪些大学(物理类)

参考黑龙江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黑龙江高考分数线,黑龙江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360分。黑龙江物理类63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黑龙江高考63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黑龙江物理类63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8所):

省内:哈尔滨工业大学(最低627分)、哈尔滨工业大学(最低624分)、哈尔滨工程大学(最低624分)、哈尔滨工程大学(最低613分)。

省外:北京师范大学(最低636分)、东北师范大学(最低635分)、山东大学(最低634分)、大连医科大学(最低633分)。

二:黑龙江物理类63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97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黑龙江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3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3425名到第3529名,共有105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黑龙江物理类63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办6274501本科
2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办6244924本科
3哈尔滨工程大学公办6244924本科
4哈尔滨工程大学公办6136520本科

2、2025黑龙江物理类63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天津大学公办6363424本科
2北京师范大学公办6363424本科
3四川大学公办6353529本科
4东北师范大学公办6353529本科
5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公办6343649本科
6西安交通大学公办6343649本科
7山东大学公办6343649本科
8北京交通大学公办6333759本科
9中国传媒大学公办6333759本科
10大连医科大学公办6333759本科

以上“2025年黑龙江高考物理类63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黑龙江录取线都在635分左右(共有97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黑龙江物理类63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哈尔滨工程大学简介:

学校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6年被确定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学校坚持“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办学方略,为我国船舶工业、核工业、国防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我国船海核领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学校坚持和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将“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作为价值追求,秉承“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忠诚、坚韧、团结、创新”的校风,“治学严谨、组织严密、要求严格”的教风,“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学风,凝练形成“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教授就是大学”“办学就是办环境”的办学理念,弘扬“以忠诚为灵魂、工学为境界、船海为特色、创新为动力”的大学文化,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生命线,深化中国特色、国防底色、工信特色、船海核特色、龙江特色,以敢为的自信、必成的劲头、开放的眼界、合作的气度,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打造“三海一核”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奋力开创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天津大学简介:

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简称天大,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甲午战争”失败后,学校在“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以设立学堂为先”的办学宗旨下,由清光绪皇帝御笔朱批,创建于天津,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学校初名北洋大学堂,内设头等学堂(大学本科)和二等学堂(大学预科),头等学堂设四个学门:律例、工程、矿务和机器。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津京,学校被迫停办,后于1903年4月在天津西沽武库复校。1912年1月,“北洋大学堂”定名为“北洋大学校”,1913年定名“国立北洋大学”,1928年大学区制试行,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1929年,根据《大学组织法》学校更名为“国立北洋工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简介: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建了南洋公学,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学校坚持“求实学、务实业”办学宗旨,强调“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学问、创一等事业、成一等人才”办学目标。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独具“理工管”特色的著名大学。抗战时期,学校移至租界,内迁重庆,坚持沪渝两地办学,为抵御外侮,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师生积极投入民主革命和解放斗争,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迁校以来,创造了百余项国内外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一”,在抢占科研制高点方面发挥了交大的引领作用,其中包括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第一个汽轮机、汽车制造、制冷与低温和压缩机、储能专业,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处理芯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