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宁夏高考48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大学(理科)

更新:2025-02-26 10:10:01 新高考网

2025年宁夏高考物理类480分左右(478分、479分、480分、481分、48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宁夏理科考生48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宁夏高考480分左右能报考上什么大学(理科)

参考宁夏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宁夏高考分数线,宁夏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432分。宁夏理科480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一、宁夏高考48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宁夏物理类48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6所):

省内:宁夏大学(最低464分)、北方民族大学(中外合作)(最低457分)。

省外:东北电力大学(最低482分)、上海海事大学(最低480分)、陕西中医药大学(最低479分)、重庆理工大学(最低478分)。

二:宁夏物理类48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72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宁夏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8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6852名到第6986名,共有135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宁夏物理类48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宁夏大学公办4648960本一
2北方民族大学(中外合作)公办4579966本一

2、2025宁夏物理类48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广东工业大学公办4826750本一
2广西大学公办4826750本一
3湘潭大学公办4826750本一
4东北电力大学公办4826750本一
5宁波大学公办4806986本一
6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办4806986本一
7上海海事大学公办4806986本一
8北方工业大学公办4797107本一
9陕西中医药大学公办4797107本一
10重庆理工大学公办4787235本一

以上“2025年宁夏高考物理类48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宁夏录取线都在480分左右(共有72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宁夏物理类48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广东工业大学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教结合、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合并组建而成。202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大陆高校第35—49位,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全球第301—400名。

学校本部坐落于中国南方名城广州,拥有大学城、东风路、龙洞、番禺、沙河、揭阳等多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5300余亩,环境优美。目前,学校共设有25个学院、2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12个研究机构。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省重点学科15个,省“冲一流”学科7个。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其中工程学已进入前0.3‰。

广州中医药大学简介: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高校。学校肇始于1924年创办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6年更名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1952年建设成为广东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正式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校坚持国际视野,推进高水平对外交流与合作。学校率先研制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青蒿素复方及疟疾防治方案,应用于科摩罗、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10余国家,大幅减少了疟疾发病与死亡,创造了人类抗疟奇迹。学校还整建制派出医疗队赴非执行援外任务,先后在科摩罗、圣普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建立传统医药研究中心。青蒿抗疟援外医疗队荣获“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在欧洲和非洲等地建立7个国家级中医药海外中心,与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共建5个国家级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与哈佛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多间常春藤大学开展远程课程、交换生项目。牵头成立粤港澳中医药联盟等6个专业联盟,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建设教育部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在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3个传承工作站。自197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至今已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0000多名中医药高级人才。

北方工业大学简介:

学校创立于1946年,前身是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85年更为现名,1998年划转北京市管理。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工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在76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工业报国、工业兴国、工业强国”精神,投身于新中国从传统工业到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已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培养高级创新人才和先进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步入新时代,学校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对接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开启全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征程。

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进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B层。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2020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20%,获批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电力电子工程学科进入2020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全球前400名,居北京市属高校首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通过教育部验收,学校整体达到申报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条件。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初步形成了涵盖“智能信息”“智能控制”“智能制造”“智能建造”的“智能+”的学科特色;打造了“城市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城市综合治理与智慧服务”的“城市治理”应用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