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内蒙古高考56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理科)

更新:2025-02-23 10:11:34 新高考网

2025年内蒙古高考物理类560分左右(558分、559分、560分、561分、56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内蒙古理科考生56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内蒙古高考56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理科)

参考内蒙古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内蒙古高考分数线,内蒙古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471分。内蒙古理科560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一、内蒙古高考56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内蒙古物理类56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

省外:华东理工大学(B)(最低562分)、大连海事大学(最低561分)、东北师范大学(会计中外合作)(最低560分)、兰州大学(B)(最低559分)、上海理工大学(最低558分)。

二:内蒙古物理类56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71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内蒙古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6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9317名到第9479名,共有163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2025内蒙古物理类56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上海外国语大学公办5629186本一A
2华东理工大学(B)公办5629186本一B
3大连海事大学公办5619316本一A
4东北师范大学(会计中外合作)公办5609479本一A
5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公办5599639本一A
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B)公办5599639本一B
7兰州大学(B)公办5599639本一B
8上海理工大学公办5589803本一A
9南京航空航天大学(B)公办5639022本一B
10兰州大学(B)公办5599639本一B

以上“2025年内蒙古高考物理类56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内蒙古录取线都在560分左右(共有71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内蒙古物理类56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大连海事大学简介:

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交通运输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教育部、辽宁省人民政府、大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持续优化“国家—省部—校级”三级科研平台体系布局,现已形成装备精良、开放共享的高水平科研基地集群。截至目前,学校拥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60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和基地,35个市级重点科研平台和基地。按照“搭平台,建团队,育人才,出成果”的工作思路,学校不断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努力提升科研服务水平,大力提升学校科技创新实力,全力为我校“双一流”建设和研究型世界一流海事大学建设引擎注入强劲动力,在促进交通科技进步、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兰州大学简介: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

学校按照“兴文、厚理、拓工、精农、强医”的学科发展思路,着力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学科体系和新型学科生态。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现有2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是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有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计算机科学及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上海理工大学简介:

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是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长期依托、服务和引领行业产业发展,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出版印刷行业骨干高校。近年来,学校学科布局不断优化,现有6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上海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拥有20个国家级和52个省部级教学平台,7个国家级和4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学科、计算机科学学科、环境/生态学学科、农业科学学科、物理学学科、数学学科、社会科学总论学科九个学科位居ESI全球前1%行列,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上海战略需要,以未来光学、智能制造、医疗器械与康复工程3大国际实验室和系统管理1个特色平台为载体,建设光学工程、系统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6大一流学科,并持续支持各支撑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