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高考历史类470分左右(468分、469分、470分、471分、47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内蒙古文科考生47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内蒙古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内蒙古高考分数线,内蒙古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478分,本二批分数线为381分。内蒙古文科470分已经达到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二批次院校!
2025年内蒙古历史类47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6所):
省内: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高收费)(最低449分)、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高收费)(最低448分)。
省外:大连交通大学(中外合作)(最低472分)、新疆农业大学(最低471分)、山西中医药大学(最低469分)、南京工程学院(最低468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内蒙古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47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7943名到第8039名,共有97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内蒙古历史类47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高收费) | 公办 | 449 | 10423 | 本二A |
2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高收费) | 公办 | 448 | 10528 | 本二A |
2、2025内蒙古历史类47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天津师范大学(B) | 公办 | 472 | 7831 | 本一B |
2 | 重庆理工大学 | 公办 | 472 | 7831 | 本二A |
3 | 大连交通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472 | 7831 | 本二A |
4 | 新疆农业大学 | 公办 | 471 | 7942 | 本二A |
5 | 东北电力大学 | 公办 | 469 | 8143 | 本二A |
6 | 昆明理工大学 | 公办 | 469 | 8143 | 本二A |
7 | 湖北师范大学 | 公办 | 469 | 8143 | 本二A |
8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外合作) | 公办 | 469 | 8143 | 本二A |
9 | 山西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469 | 8143 | 本二A |
10 | 南京工程学院 | 公办 | 468 | 8235 | 本二A |
以上“2025年内蒙古高考历史类47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内蒙古录取线都在470分左右(共有91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简介:
包头医学院成立于1958年,在如歌岁月中,一代代包医人秉承“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校训,同心致远、聚力前行,以热血丹心为国家育医学人才,在祖国边疆播撒卫生健康的希望。
(注:文中数据更新日期截至2023年9月1日。)
重庆理工大学简介:
抗战烽火淬炼,兵工血脉浸润。重庆理工大学诞生于1940年,前身是国民政府兵工署第十一技工学校(对外称士继公学),曾是享誉国内的“兵工七子”之一,现为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也是西南地区唯一具有兵工背景的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坐落于重庆市,共有花溪、两江、杨家坪等3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拥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3万余人,其中研究生6000余人。花溪主校区建筑群婉约典雅,景观山水交融,获得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获评“重庆市十佳园林式单位”“重庆冬季最美大学校园”等荣誉称号。
湖北师范大学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为主要学科门类,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的省属重点本科高等师范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建设高校、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现设有17个教学科研单位,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9个本科专业。建有1个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3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品牌专业、11个专业接受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2个省级教学团队、20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3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项目、6个“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实习实训基地、6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8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