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安徽高考63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物理类)

更新:2024-12-29 19:51:42 新高考网

2025年安徽高考物理类635分左右(633分、634分、635分、636分、63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安徽物理类考生635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安徽高考635分能报考上什么大学(物理类)

参考安徽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安徽高考分数线,安徽物理类考生的本科批分数线为465分。安徽物理类63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科批次院校!

一、安徽高考63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安徽物理类63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9所):

省内:合肥工业大学(最低630分)、安徽医科大学(最低629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最低617分)、合肥工业大学(最低610分)。

省外:北京科技大学(最低637分)、吉林大学(最低636分)、中央财经大学(最低635分)、吉林大学(最低634分)、江南大学(最低633分)。

二:安徽物理类63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75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安徽物理类考生中,高考成绩为63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9107名到第9460名,共有354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安徽物理类63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合肥工业大学公办63011312本科
2安徽医科大学公办62911626本科
3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公办61716754本科
4合肥工业大学公办61019843本科

2、2025安徽物理类635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办6378587本科
2北京科技大学公办6378699本科
3大连理工大学公办6369038本科
4吉林大学公办6369029本科
5北京理工大学公办6359405本科
6中央财经大学公办6359108本科
7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办6349620本科
8吉林大学公办6349705本科
9华东理工大学公办6339898本科
10江南大学公办6339908本科

以上“2025年安徽高考物理类63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安徽录取线都在635分左右(共有175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安徽物理类63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电子与信息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目前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944.8亩,校舍建筑面积154.03万平方米。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开辟了我国电子与信息学科的先河,是国内最早建立雷达、信息论、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学校1959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1998年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组建的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国家“2011计划”认定,2017年、2022年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是全国首批9所设有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设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首批2所设有全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试点基地、首批7所设有一流网络安全学院、首批33所设有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校之一,是全国8所设有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5所承担建设国家级密码科研实验平台的高校之一,建有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

大连理工大学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基本特质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

面向未来,学校将传承大工红色基因,发扬大工精神,以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践行“四个服务”历史使命,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特色,努力推动学校发展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北京理工大学简介:

学校建筑总面积超300万平方米。设有22个专业学院、7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等8个新型教研机构,设有29个基层党委、2个党总支、1个直属党支部。

产学研合作实现全面跃升。学校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珠海校区建设加速推进,取得重大进展,雄安校区获批建设,重庆创新中心、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唐山研究院、前沿技术研究院(济南)等校地合作机构一流成果频出。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充分联动省级政府、国家局、领军央企、一流院所,打造集校地、校企、校校为一体的创新联合体,服务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助力区域创新发展能力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