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河南高考59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文科)

更新:2025-01-26 10:32:46 新高考网

2025年河南高考历史类590分左右(588分、589分、590分、591分、59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河南文科考生59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2025河南高考590分左右能报考上哪些大学(文科)

参考河南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河南高考分数线,河南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521分。河南文科590分已经达到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一批次院校!

一、河南高考59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河南历史类59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8所):

省内:郑州大学(最低584分)、郑州大学(中外合作)(最低570分)、河南大学(最低570分)。

省外:东北大学(最低592分)、武汉大学(医护类)(最低591分)、华中师范大学(最低590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最低589分)、中国海洋大学(较高收费)(最低588分)。

二:河南历史类59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12所)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河南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59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2991名到第3112名,共有122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河南历史类59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郑州大学公办5844004本一
2郑州大学(中外合作)公办5706767本一
3河南大学公办5706767本一

2、2025河南历史类59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院校名称属性最低分最低位次录取批次
1北京邮电大学公办5922855本一
2东北大学公办5922855本一
3同济大学(艺术类专业)公办5912990本一
4武汉大学(医护类)公办5912990本一
5南京师范大学公办5903112本一
6华中师范大学公办5903112本一
7北京交通大学公办5893241本一
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办5893241本一
9四川大学(较高收费)公办5883378本一
10中国海洋大学(较高收费)公办5883378本一

以上“2025年河南高考历史类59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河南录取线都在590分左右(共有112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河南历史类59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概况(部分)

郑州大学简介:

郑州大学(简称郑大,英文简称:ZZU)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兴办,法定住所地为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学校总占地面积6100余亩,主校区位于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主校区南校园位于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主校区北校园位于郑州市文化路97号,主校区东校园位于郑州市大学北路40号,主校区西校园位于郑州市科学大道157号;洛阳产业技术研究院位于洛阳市周山大道6号。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3万余人、研究生2.7万余人,以及来自83个国家的留学生2100余人。

郑州大学医科教育源于1928年的河南中山大学,1952年河南医学院独立建院,开启了河南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原名郑州工学院,1996年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是原化工部直属重点院校;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教育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嵇文甫教授,物理学家霍秉权教授,耐火材料专家钟香崇院士,土木工程专家孙国梁教授,耳鼻咽喉科专家董民声教授,食管细胞学创始人沈琼教授,人体寄生虫学专家苏寿汦教授,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二月河教授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都曾在此弘文励教。

东北大学简介:

学校始建于1923年4月,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迫流亡办学,先后辗转于北平、西安、开封、四川三台等地,在“一二·九”运动中,东大师生发挥了先锋队和主力军的重要作用。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首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在沈阳建有南湖校区、浑南校区和沈河校区,在秦皇岛市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佛山设有佛山研究生创新学院。占地总面积26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0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348人,其中专任教师2882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152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98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4个。

同济大学简介:

同济的100年,是与中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100年;

同济大学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国内第一个“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国内第一个“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国内首批标杆“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科研攻关,取得了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结构抗震防灾技术、遥感空间信息、城市交通智能诱导、国产化智能温室、新能源汽车研发、城市污水处理、大洋钻探、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等标志性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