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高考历史类390分左右(388分、389分、390分、391分、39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青海文科考生390分能上的好大学都有哪些?
参考青海省考试院发布的2024年青海高考分数线,青海文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数线为411分,本二批分数线为382分。青海文科390分已经达到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说可以报考本二批次院校!
2025年青海历史类39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6所):
省内:青海警官职业学院(最低379分)。
省外:武汉城市学院(最低392分)、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最低391分)、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最低390分)、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最低389分)、长沙医学院(最低388分)。
根据快志愿平台提供的数据,2024年青海文科考生中,高考成绩为39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围是第5995名到第6063名,共有69名考生分数相同,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1、2025青海历史类39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内)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 | 公办 | 379 | 6894 | 专科 |
2、2025青海历史类390分左右预测能上的大学(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称 | 属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录取批次 |
---|---|---|---|---|---|
1 | 齐鲁理工学院 | 民办 | 392 | 5940 | 本二 |
2 | 武汉城市学院 | 民办 | 392 | 5940 | 本二 |
3 | 绵阳城市学院 | 民办 | 391 | 5994 | 本二 |
4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 民办 | 391 | 5994 | 本二 |
5 | 陇南师范学院 | 公办 | 390 | 6063 | 专科 |
6 |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 民办 | 390 | 6063 | 本二 |
7 |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 民办 | 389 | 6128 | 本二 |
8 |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 民办 | 389 | 6128 | 本二 |
9 | 长春大学(蒙汉双语授课) | 公办 | 388 | 6190 | 本一 |
10 | 长沙医学院 | 民办 | 388 | 6190 | 本二 |
以上“2025年青海高考历史类39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青海录取线都在390分左右(共有113所院校),完整名单请前往新高考网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查询,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简介: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是青海省唯一一所公安政法类普通高等专科院校,2000年由原青海省人民警察学校(1953年)和原青海省司法警官学校(1982年)合并组建成立,隶属省公安厅领导。主要承担我省公安政法类专门人才学历教育和在职民警培训双重任务。
突出服务公安政法行业特色。聚焦新时代公安政法工作新要求,坚持服务公安队伍建设,发挥社会需求服务能力。2019年以来,培训各警种干警214个班次,16398人次;完成9259人次的基层民警送教工作;保安培训26期1589人次;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各类案件3897件。
武汉城市学院简介:
2021年2月21日,经教育部批复,由湖北省教育厅发文(鄂政函〔2021〕3号),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转设为武汉城市学院。学校现有在校生18117人,37个本科专业,13个专科专业,涵盖经、文、理、工、医、管理、艺术等7大学科门类,已形成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
学校积极创新校政、校企联合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武汉城市圈建立了175个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学校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获批国家级和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7个,教育部协同育人计划项目45个,许多学生参与这些项目之中,培养了大批企业欢迎的复合型人才。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科技竞赛,近三年累计550人(次)获“大学生挑战杯”、“互联网+”等重大竞赛大奖。学校鼓励学生多目标发展,多途径成才,与用人单位广泛合作,建立就业基地,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同时为有志继续深造的学生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复习考研,近三年考研录取率保持在11%以上。
陇南师范学院简介:
陇南师范学院是202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在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设立的一所公办普通本科学校。2008年、2013年,学校先后通过两轮次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4年12月,学校成为承担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全国唯一专科学校。2015年1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同意,学校加挂“陇南电子商务职业学院”牌子。2019年12月、2020年7月,西北师范大学、河西学院先后在我校设立“初等教育学院”、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2.0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开展“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学生培养工作。2019年12月,全国工商联人才服务交流中心在我校设立“农村电商人才实训基地”。2020年12月,学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被省语委命名为“甘肃省语言文字达标校”,入选首批“甘肃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2021年9月,学校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小学教育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2023年2月、4月,学校先后入选首批“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甘肃省乡村振兴培训基地”。2023年11月,学校被教育部列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由青岛大学对口支援)。
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8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40项);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620篇(其中:SCI、EI、CSSCI、CSCD收录期刊以及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共350篇);出版著作、教材110种(部);各类专利授权138项;获甘肃省社科成果奖、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等各类奖项56项。学校在早期秦文化、白马人民俗文化、陇蜀古道及特色产业、资源开发等地域经济文化研究领域成果较为丰硕,形成了一定特色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