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医药大学要考多少分才能上?
2024年河北中医药大学最容易考上的是山西省(本科一批B段文科)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548分(分差32分);最难考上的是黑龙江省(本科批物理类)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505分(分差145分)。
2025年高考要考上河北中医药大学:
1、河北(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504分、历史类518分能上。
2、陕西(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476分、历史类490分能上。
3、浙江(一段)考生预测555分能上。
4、安徽(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515分能上。
5、福建(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526分能上。
其它省份预测,详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究竟2025年需要考多少分能上河北中医药大学?今年好不好考?比去年难还是更容易,以下为2024年河北中医药大学多少分可以被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可对比参考。
招生省份(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分差 |
---|---|---|---|---|
河北(本科提前批B段) | 免费医学定向生(物理类) | 506 | - | - |
国家专项计划(物理类) | 525 | - | - | |
河北(本科批) | 历史类 | 519 | 449 | 70 |
物理类 | 512 | 448 | 64 | |
地方专项计划(物理类) | 521 | 448 | 73 | |
甘肃(本科批C段) | 物理类 | 495 | 370 | 125 |
贵州(本科批) | 物理类 | 495 | 380 | 115 |
广西(本科批) | 物理类 | 497 | 371 | 126 |
湖南(本科批) | 物理类 | 507 | 422 | 85 |
广东(本科批) | 物理类 | 514 | 442 | 72 |
河南(本科二批) | 理科 | 530 | 396 | 134 |
文科 | 534 | 428 | 106 | |
陕西(本科二批) | 理科 | 473 | 372 | 101 |
文科 | 490 | 397 | 93 | |
江苏(本科批) | 物理类 | 546 | 462 | 84 |
辽宁(本科批) | 物理类 | 504 | 368 | 136 |
山西(本科一批B段) | 理科 | 553 | 506 | 47 |
文科 | 548 | 516 | 32 | |
湖北(本科批) | 护理类(物理类) | 532 | 437 | 95 |
物理类 | 512 | 437 | 75 | |
山东(普通类一段) | 综合类 | 493 | 444 | 49 |
安徽(本科批) | 物理类 | 515 | 465 | 50 |
黑龙江(本科批) | 物理类 | 492 | 360 | 132 |
云南(本科二批及预科) | 理科 | 495 | 420 | 75 |
文科 | 566 | 480 | 86 | |
福建(本科批) | 物理类 | 527 | 449 | 78 |
四川(本科二批) | 理科 | 533 | 459 | 74 |
文科 | 542 | 457 | 85 | |
天津(本科批A段) | 综合类 | 546 | 475 | 71 |
浙江(平行录取一段) | 综合类 | 556 | 492 | 64 |
江西(本科批) | 物理类 | 517 | 448 | 69 |
重庆(本科批) | 物理类 | 541 | 427 | 114 |
北京(本科批) | 综合类 | 533 | 434 | 99 |
专业录取分及位次排名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河北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6年,初名河北省中医专科学校,校址在河北省保定市,1957年开始招收中医学专业本科生,1958年定名为河北中医学院。1962年与天津中医学院合并,校名为天津中医学院,隶属河北省。1969年天津中医学院整建制迁至石家庄市,与河北医学院合并组建为河北新医大学。1983年恢复独立设置开始招生。1995年与河北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重新恢复河北中医学院设置,2023年6月6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北中医药大学。建校60余年来,虽历经分合,但中医药本科教育持续开展,培养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吴以岭、张英泽,国医大师李士懋、李佃贵在内的数万名优秀人才。现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河北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培养院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是全省最早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高校之一。与巴西戈亚斯联邦大学联合创办拉美地区首家中医孔子学院,与十余个国家的20所大学、医疗科研机构、国际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与韩国、美国、新西兰、巴西等多个国家开展学术交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