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要考多少分才能上?
2024年广西大学最容易考上的是云南省(本科一批理科)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516分(分差11分);最难考上的是黑龙江省(本科批物理类)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576分(分差216分)。
2025年高考要考上广西大学:
1、广西(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533分、历史类563分能上。
2、山西(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549分能上。
3、天津(本科批)考生预测612分能上。
4、湖北(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587分、历史类579分能上。
5、贵州(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531分、历史类577分能上。
其它省份预测,详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究竟2025年需要考多少分能上广西大学?今年好不好考?比去年难还是更容易,以下为2024年广西大学多少分可以被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可对比参考。
招生省份(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分差 |
---|---|---|---|---|
广西(本科批) | 物理类 | 531 | 371 | 160 |
历史类 | 564 | 400 | 164 | |
湖南(本科批) | 历史类 | 575 | 438 | 137 |
物理类 | 570 | 422 | 148 | |
福建(本科批) | 物理类 | 602 | 449 | 153 |
海南(本科批) | 综合类 | 614 | 483 | 131 |
贵州(本科批) | 物理类 | 529 | 380 | 149 |
历史类 | 576 | 442 | 134 | |
云南(本科一批预科) | 理科 | 536 | 505 | 31 |
云南(本科一批) | 理科 | 516 | 505 | 11 |
文科 | 585 | 550 | 35 | |
陕西(本科一批) | 理科 | 510 | 475 | 35 |
文科 | 533 | 488 | 45 | |
山西(本科一批A段) | 理科 | 550 | 506 | 44 |
重庆(本科批) | 物理类 | 559 | 427 | 132 |
历史类 | 573 | 428 | 145 | |
安徽(本科批) | 物理类 | 584 | 465 | 119 |
青海(本科一段) | 理科 | 455 | 343 | 112 |
新疆(本科一批) | 理科 | 440 | 390 | 50 |
新疆(国家及地方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 | 南疆单列(理科) | 445 | 390 | 55 |
湖北(本科批) | 历史类 | 576 | 432 | 144 |
物理类 | 586 | 437 | 149 | |
甘肃(本科批C段) | 物理类 | 573 | 370 | 203 |
江西(本科批) | 历史类 | 574 | 463 | 111 |
物理类 | 578 | 448 | 130 | |
广东(本科批) | 物理类 | 566 | 442 | 124 |
辽宁(本科批) | 物理类 | 539 | 368 | 171 |
上海(本科批) | 综合类 | 495 | 403 | 92 |
宁夏(本科一批) | 理科 | 482 | 432 | 50 |
江苏(本科批) | 物理类 | 589 | 462 | 127 |
河北(本科批) | 物理类 | 561 | 448 | 113 |
历史类 | 595 | 449 | 146 | |
河南(本科一批) | 理科 | 589 | 511 | 78 |
文科 | 564 | 521 | 43 | |
黑龙江(本科批) | 物理类 | 576 | 360 | 216 |
浙江(平行录取一段) | 综合类 | 542 | 492 | 50 |
山东(普通类一段) | 二次志愿(综合类) | 599 | 444 | 155 |
综合类 | 546 | 444 | 102 | |
四川(本科一批) | 理科 | 588 | 539 | 49 |
文科 | 570 | 529 | 41 | |
天津(本科批A段) | 综合类 | 612 | 475 | 137 |
专业录取分及位次排名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广西大学坐落于素有“中国绿城”之称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大力实施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努力打造领军团队及创新人才队伍,推进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等九个方面的创新举措,产生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近年来,王双飞院士主持的“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和“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纸浆无元素氯漂白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分别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郑皆连院士领衔的“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团队奖牌,主持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第16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获第36届国际桥梁大会(IBC)最高奖——乔治•理查德森奖,获2020年广西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2021年广西最高科学技术奖;青年教师谢斐作为唯一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讯作者,以“船帆座脉冲星风云X射线偏振趋近同步辐射理论极限”为题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Nature)发表研究成果,实现了以广西本地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在《自然》发文的历史性突破;韩林海教授获2023年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202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6年以来,教育部等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46项,获广西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项,广西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2项,广西创新争先奖4项,广西卓越工程师奖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5项。
猜你喜欢:
甘肃高考200分左右历史类能上什么专科学校(2025好大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