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要考多少分才能上?
2024年安徽工业大学最容易考上的是四川省(本科一批文科)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535分(分差6分);最难考上的是黑龙江省(本科批物理类)考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是515分(分差155分)。
2025年高考要考上安徽工业大学:
1、安徽(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531分、历史类534分能上。
2、四川(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551分、历史类537分能上。
3、山东(一段)考生预测461分能上。
4、福建(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552分、历史类523分能上。
5、河北(本科批)考生预测物理类522分、历史类554分能上。
其它省份预测,详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究竟2025年需要考多少分能上安徽工业大学?今年好不好考?比去年难还是更容易,以下为2024年安徽工业大学多少分可以被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可对比参考。
招生省份(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分差 |
---|---|---|---|---|
安徽(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历史类 | 554 | - | - |
物理类 | 545 | - | - | |
安徽(本科批) | 历史类 | 532 | 462 | 70 |
物理类 | 533 | 465 | 68 | |
安徽(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历史类 | 555 | - | - |
物理类 | 546 | - | - | |
山西(本科二批A段) | 理科 | 490 | 418 | 72 |
山西(本科一批B段) | 理科 | 516 | 506 | 10 |
广西(本科批) | 物理类 | 510 | 371 | 139 |
黑龙江(本科批) | 历史类 | 498 | 410 | 88 |
物理类 | 515 | 360 | 155 | |
甘肃(本科批C段) | 物理类 | 522 | 370 | 152 |
内蒙古(本科一批) | 理科 | 478 | 471 | 7 |
广东(本科批) | 历史类 | 518 | 428 | 90 |
物理类 | 520 | 442 | 78 | |
陕西(本科一批) | 理科 | 488 | 475 | 13 |
河南(本科一批) | 理科 | 543 | 511 | 32 |
文科 | 531 | 521 | 10 | |
上海(本科批) | 综合类 | 441 | 403 | 38 |
四川(本科一批) | 文科 | 535 | 529 | 6 |
理科 | 551 | 539 | 12 | |
湖南(本科批) | 物理类 | 514 | 422 | 92 |
历史类 | 521 | 438 | 83 | |
江西(本科批) | 历史类 | 551 | 463 | 88 |
物理类 | 535 | 448 | 87 | |
湖北(本科批) | 物理类 | 540 | 437 | 103 |
历史类 | 534 | 432 | 102 | |
贵州(本科批) | 物理类 | 504 | 380 | 124 |
辽宁(本科批) | 物理类 | 473 | 368 | 105 |
历史类 | 519 | 400 | 119 | |
重庆(本科批) | 历史类 | 514 | 428 | 86 |
物理类 | 512 | 427 | 85 | |
北京(本科批) | 综合类 | 503 | 434 | 69 |
山东(普通类一段) | 综合类 | 458 | 444 | 14 |
浙江(平行录取一段) | 综合类 | 523 | 492 | 31 |
河北(本科批) | 历史类 | 551 | 449 | 102 |
物理类 | 523 | 448 | 75 | |
福建(本科批) | 物理类 | 549 | 449 | 100 |
历史类 | 522 | 431 | 91 | |
江苏(本科批) | 物理类 | 553 | 462 | 91 |
历史类 | 549 | 478 | 71 | |
专业录取分及位次排名详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长三角与南京毗邻的全国文明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马鞍山钢铁学院,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1998年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经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华东冶金学院和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安徽工业大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步入全国第一方阵,毕业生社会竞争力不断增强。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开创的“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造潜力、体验创新过程”“三步法”创新人才培养之路,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十四五”以来,大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际奖45项、国家级奖1043项、省级奖2545项,在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等A类赛事中获国家级一等奖26项,5个项目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改革成果项目;在校生曾获省属高校第一个“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特等奖、第一个全国“优胜杯”,实现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六冠一亚”,金鹰创新创业团队入选全国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创新创业典型获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荣获2项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学校一本生源超过99.4%,大学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5%以上,毕业去向呈现出“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的特征,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政治表现、业务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评价满意度达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