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考500分算什么水平(全省排名位次多少)

更新:2023-12-25 09:54:00 新高考网

辽宁高考500分难吗?在辽宁高考500分什么概念?500分在辽宁省能排多少名?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历年辽宁高考物理类和历史类500分在全省位次排名,一起来看看辽宁高考500分以上有多少人,能上什么大学,以供2024届考生填报志愿参考!

辽宁高考500分算什么水平(全省排名位次多少)

一:在辽宁高考500分算什么水平(近三年)

高考500分在辽宁省算高吗?能排第几名?根据辽宁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一分一段档次表可知:

1、2023年辽宁高考500分排名

历史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11433-11604名,同分人数172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96分(本科批404分),已经超出了辽宁省77%的考生,属于中等水平。

物理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43561-43975名,同分人数415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40分(本科批360分),已经超出了辽宁省68%的考生,属于中等水平。

2023年辽宁高考本科批为历史类404分、物理类360分。若是历史类考生,辽宁省50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线了;若是物理类考生,辽宁省500分也已经达到本科批次线了,在填报志愿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规划,挑选一个好院校或者一个好专业!

2、2022年辽宁高考500分排名

历史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13277-13462名,同分人数186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96分(本科批404分),已经超出了辽宁省78%的考生,属于中等水平。

物理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44916-45334名,同分人数419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38分(本科批362分),已经超出了辽宁省72%的考生,属于中等水平。

3、2021年辽宁高考500分排名

历史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20619-20866名,同分人数248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44分(本科批456分),已经超出了辽宁省83%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物理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43441-43870名,同分人数430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64分(本科批336分),已经超出了辽宁省63%的考生,属于中等水平。

二:辽宁高考500分能上的大学

1、历史类

2024年辽宁历史类50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沈阳工业大学(最低491分),大连医科大学(最低491分),沈阳药科大学(最低495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最低496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最低490分)。

省外:东北石油大学(最低497分),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最低492分),湘南学院(最低493分),湖北民族大学(最低492分),西南科技大学(最低498分)。

2、物理类

2024年辽宁物理类50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最低496分),沈阳药科大学(最低495分),沈阳工业大学(最低491分),大连医科大学(最低491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最低490分)。

省外:昆明理工大学(最低499分),贵州财经大学(最低496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最低499分),山东交通学院(最低490分),湖北民族大学(最低492分)。

附:辽宁高考500分院校推荐

沈阳工业大学

2023年沈阳工业大学在辽宁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491分(本科)、物理类453分(本科)。

沈阳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研究应用型大学,始建于1949年,1985年由沈阳机电学院更名为沈阳工业大学,原为国家机械工业部所属院校,1998年起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在“双一流”建设中被列为全省冲击国内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设有22个学院、2个教学部和2个工程实训中心,共设63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现有普通本科生17981人,硕士研究生4151人,博士研究生459人,专科生1240人,成人教育学生10691人,外国留学生85人。近三年,毕业生年均初次就业率93.55%,年终就业率95.73%。

科技工作发展迅速,现已形成国家、省、市、校四级科研平台体系,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教育部创新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在这里,诞生了4项中国首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分别是1979年的中国第一台稀土永磁电机,1997年的中国第一台异型螺杆加工数控铣床,2004年的中国第一套长输管道智能检测系统,2005年的中国第一台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近三年来,学校科技进款额每年均超过1亿元,先后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6项。学校立足和服务辽宁老工业基地,形成了以工为主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坚持以服务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为导向,牵头组建了辽宁装备制造产业校企联盟等联盟5个,创办了辽宁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院。推进校企协同创新,从科技成果转化源头做起,通过优势互补、成果共享,打通科研立项、产品开发、产品中试、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技术辐射的全流程,先后组建校企共建研究院20余个;推进校地深度融合,以服务辽宁本地为重点,创建完善铁岭研究院,与盘锦市、鞍山市、抚顺县等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沈抚新区开展紧密合作,同时辐射国内其他区域,共建无锡沈工大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新动能创新创业联盟”,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引导校内外、省内外、国内外先进成果在辽宁落地转化,近年来学校科技成果在辽转化数量和转化率位于省属高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