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考545分难吗?在甘肃高考545分什么概念?545分在甘肃省能排多少名?以下为新高考网整理的历年甘肃高考物理类和历史类545分在全省位次排名,一起来看看甘肃高考545分以上有多少人,能上什么大学,以供2025届考生填报志愿参考!
高考545分在甘肃省算高吗?能排第几名?根据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一分一段档次表可知:
历史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3578-3660名,同分人数83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24分(本科批421分),已经超出了甘肃省93%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物理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17011-17301名,同分人数291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75分(本科批370分),已经超出了甘肃省85%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2024年甘肃高考本科批为历史类421分、物理类370分。若是历史类考生,甘肃省545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线了;若是物理类考生,甘肃省545分也已经达到本科批次线了,在填报志愿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规划,挑选一个好院校或者一个好专业!
文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1490-1542名,同分人数53人,超出本一批分数线57分(本一批488分),已经超出了甘肃省96%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理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5189-5315名,同分人数127人,超出本一批分数线112分(本一批433分),已经超出了甘肃省94%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文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1006-1050名,同分人数45人,超出本一批分数线60分(本一批485分),已经超出了甘肃省96%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理科: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4695-4824名,同分人数130人,超出本一批分数线103分(本一批442分),已经超出了甘肃省94%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1、历史类
2025年甘肃历史类54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7所):
省内:西北师范大学(最低544分),西北民族大学(最低545分)。
省外:武汉科技大学(最低542分),西藏大学(最低535分),山西师范大学(最低536分),南京工业大学(最低545分),湖北师范大学(最低544分)。
2、物理类
2025年甘肃物理类545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8所):
省内:兰州理工大学(最低537分),兰州交通大学(最低540分),西北师范大学(最低543分)。
省外:天津财经大学(最低538分),皖南医学院(最低540分),北方工业大学(最低542分),南京邮电大学(最低541分),中国计量大学(最低545分)。
附:甘肃高考545分院校推荐
南京邮电大学
2024年南京邮电大学在甘肃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41分(本科)。
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其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学校原为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直属重点高校,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再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13年10月,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并入南京邮电大学。学校秉承“信达天下 自强不息”的南邮精神,践行“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发扬“勤奋、求实、进取、创新”的校风。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校。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现有仙林、三牌楼、锁金村、江宁四个校区,25个教学机构,在浦口区设有办学点,另外还在扬州举办了独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显著,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长期以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级一流课程3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1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课程86门;国家级精品(优秀)教材2部;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在校大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斐然,先后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暨“优胜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索尼杯”“瑞萨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SIAM奖;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最高荣誉“研究生创新实践之星”、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研电之星”、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数模之星”等国家级以上重要奖项。“十四五”以来,累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00余项。办学81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各类优秀人才27万余名,很多成为国内外信息产业和人口健康领域的领军人物、技术精英和管理骨干,享有“华夏IT英才的摇篮”之誉。